社情民意信息选登——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议
温兆飞(民进重庆市委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反映:生态安全格局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构建及维护不仅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的维持,还有助于提升人类福祉,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蓝图布局伊始,识别当前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安全格局现状
从生态源地的空间分布来看,整体上呈现出“三翼-多轴”的生态安全格局(见附图)。“三翼”地区均为山区,不利于建设,人类活动较少,生态系统原真性保留较好,生物多样性高。以东西南“三翼”作为生态源地,“西翼”为岷江、沱江、涪江发源地,南翼为大渡河流经地,是下游生态屏障,保障了下游居民用水安全;“东翼”为长江上游途径地,也是三峡库区所在地,“三翼”生态状况不仅决定了成渝地区生态安全,还关系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多轴”是指贯穿区域东西的三条河流生态廊道以及连接东西两翼南北部的多条生态廊道。西部生态廊道贯通岷山、龙门山、西岭雪山、邛崃山、峨眉山等山脉;北部生态廊道以涪江为主,连通西部岷山山区与东部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等山脉;中部生态走廊以沱江为主,连通西部龙门山区与东部江津、綦江、南川等地山区;南部生态走廊以岷江为主,连通西部邛崃山、峨眉山与东部泸州山区;东部生态廊道连通泸州东部山区与华蓥。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东部地区生态源地破碎。区域内共有生态源地466处,但破碎源地较多,其中有232处面积小于20km2。破碎化斑块主要分布在川东北达州市、南充市部分地区,川中平原地区,川南宜宾市、泸州市部分地区及重庆北部万州区、开州区、云阳县、忠县等地,另外在川中平原地区有零星分布。这些区域内由于地形复杂加之人口密集建设用地和耕地较多,割裂了连片的生态源地,导致生态斑块破碎化现象突出。此外,由于区内东部山区山高坡陡,整体上土壤保持能力一般,因此土壤保持功能强的区域较为破碎,这也是导致了生态源地破碎化的重要原因。相对于连片的大规模生态源地,破碎的生态源地生态系统更为脆弱,抗干扰能力弱,容易受外界干扰而退化。且与周围源地之间缺乏廊道沟通,无法与周围源地形成有效的物质交换与能量流通。
(二)生态源地与建设空间冲突。现有生态格局识别结果中的生态源地与建设空间存在冲突。全区共有196个生态源地与建设用地相邻,随着城市的扩张,城镇建设用地对生态空间的侵占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主要体现在成都市与重庆市主城区周围,成都东面为龙泉山,西面为龙门山,均为生态质量较好的生态源地,两山之间为成都平原,近年来成都城市扩张较快,道路交通建设密集,对生态源地存在不小的影响;重庆主城区附近的铜锣山、明月山、华蓥山等山脉及周边地区生态质量较高,但主城区附近建筑林立,交通路网密布,人类活动频繁,易对周边生态源地造成干扰。区内生态源地大多位于山区,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于道路交通的建设,沿山修路对山体植被的破坏力巨大,表层土的流失也导致破坏后的生境极难恢复,道路的建设同时也阻断了生态源地间的连通。
(三)生态廊道脆弱且功能不足。生态廊道脆弱主要表现在生态阻力大和生态廊道易受人类活动干扰两个方面。全区建设用地面积约为7427 km2,耕地面积约为119240 km2,建设用地与耕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0.79%。这些区域对于生态源地间的物种扩散、迁移存在较大阻力,特别是在平原地区的破碎生态源地之间,多为建设用地与耕地,源地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长期的生态廊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密集,平均人口密度为492人/km2,区域内除了大型城镇外,还遍布农村居民点与各级道路。由于建设用地密布,生态廊道与建设用地共有242处相交,对生态廊道的干扰极大,随时面临被切断的危险。生态廊道功能不足主要表现在横贯东西生态源地河流生态廊道功能不足,虽然这些廊道能保障水、土、水生物种的流通,但方向性明显,且对于陆生物种的流通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优化建议
(一)针对东部地区生态源地破碎的问题,建议在生态源地外围设立缓冲区作为生态源地的辐射区进行保护。根据不同面积大小的生态源地,设立不同距离的缓冲区,在生态源地缓冲区内,对人类活动加以限制,根据不同距离及不同重要等级,分别以禁止开发、限制开发等手段进行限制。在距离较近的破碎生态源地间建立人工生态廊道,例如在被道路分割的生境之间架设天桥或挖掘地下通道,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以减少道路对生境的进一步影响。对于存在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物种所在的生态源地考虑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实施迁地保护。在土壤侵蚀强烈的区域,因地制宜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新增自然保护地建设和强化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采取植树种草、边坡固定、改坡为梯等措施进行治理修复。
(二)针对生态源地与建设用地冲突的问题,应开展更为细致的地面调查,确定生态源地的边界范围,厘清建设用地权属关系,对于违规的建筑要及时清退,对于规划开发中的项目要严格审批,做到少开发、少破坏。在生态源地与建设用地接壤的区域,设置隔离带。例如,在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隔绝噪音与尾气污染,尽可能减少交通设施对生态源地的干扰;在工业用地建厂开矿时,留出缓冲区,规范做好排污处理、尾矿堆放等工作。
(三)针对生态廊道脆弱和功能不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由于川渝地区四川平原耕地密布,居民点密集,交通路网复杂,生态廊道与人类活动交集多,需要在关键节点设置保护性措施,保证廊道功能的正常发挥。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水稻、油菜籽产区,在保护生态的情况下还要尽可能保证耕地质量,因此生态廊道的设置尽量在原有廊道的基础上进行修复、保护,例如采取对荒废河道的修复利用,对滨河绿带的保护,加强河流廊道两岸林地恢复和保护等措施。
(四)鉴于当前国家层面或成渝省市层面都缺乏相关的专题研究和协作机制,建议加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安全格局立项并进一步开展系统研究或成立专题小组建立长效机制。
作者:温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