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登201503-关于促进我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也明确提出要“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征和突出的办学优势,如:教育教学设计的整体性、行为习惯养成的连续性、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致性,有利于持续对学生全面实施品德、学力、身心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小升初无升学压力和择校之苦,避免应试对学校、师生时间和精力的挤占,有利于“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整体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区域和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可以更大程度共享共用,有利于弥补分散办学的不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等。
目前全市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93所,约占全市小学、初中总数的2.1%。设有九年一贯制学校的27个区县中,最多的有31所,最少的有1所。全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学生149906名,约占全市小学、初中学生总数的2.3%。
我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1.“以人为本”理念彰显不够,社会对认可度不高。
调查显示,仅有53%的家长愿意孩子选读九年一贯制学校。许多家长对九年一贯制的含义、作用不清楚,对其在减轻应试压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成长等方面的优势不了解,甚至认为“以人为本”理念只是薄弱学校为保生源而另辟蹊径的“噱头”。一些校长、教师也对“以人为本”理念认识不到位,对九年一贯制办学信心不足,对推进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缺乏主动性。问卷显示,有89%的校长更愿意在分开的小学或初中任职,有74%的教师更愿意在分开的小学或初中任教。
2.办学“两张皮”问题突出,“一贯”特色不明显。
在现行义务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下,我市九年一贯制学校仍然实行“6+3”学制,实质上是小学、初中“一校两制”、“貌合神离”。课程、教材、教育教学模式、考核评价体系与单办的小学、初中没有两样,在目标统整、学段衔接、课程优化、特色塑造等方面缺乏“九年一贯”,与“教育教学设计整体性、行为习惯养成连续性、校园文化建设一致性”的办学初衷相去甚远。
3.初中生源错位率高,连续教育目标难以实现。
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遍存在初中生源错位现象。调查显示,有38%的家长不愿孩子继续在本校就读初中。有的学校近50%的小学毕业生未升入本校初中。初中生源大量来自其它学校,不能体现九年一贯制的特色和优势。
4.学段差异大,教师管理问题多。
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中学阶段和小学阶段差异大,教师工作时间长短、教学任务轻重、升学压力大小等方面各有不同,导致同一学校内教职工的工作量、业绩评价、经济待遇等认定标准无法统一,加之中学和小学在职称评定、生均经费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形成教师的内部矛盾,给管理带来难题。此外,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地方以多于单设小学、少于单设初中的方式为九年一贯制学校配备中层管理干部,不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
5.学生管理困难多,教育教学活动组织难度大。
相比普通的单设初中和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年龄跨度大,教育教学、身心成长、行为习惯等存在明显差异,如作息时间不一致,课堂要求不一致,体育锻炼内容不一致,着装、饮食等生活习惯不一致,给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带来了更大压力。
6.缺乏进一步提高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水平的机会和平台。
调查问卷显示,有61%的校长反映上学年度没有专门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专题会议。各种义务教育方面的学习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都是按小学和初中阶段分别组织实施,几乎没有针对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教师的活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市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评价体系是按照小学和初中分别办学的模式设计的,缺乏专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指导政策和管理规范,相关体制机制滞后。九年一贯制学校数量少,办学话语权不足,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在现行义务教育框架内难以解决,也未得到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以及社会的关注和理解。
建议:
1.出台我市关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建议由市教委牵头,规划、财政、人资社保等部门参与,制定我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应依据国家现行政策和改革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充分借鉴其它地区先行先试的经验教训,梳理落实符合我市实际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加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促进九年一贯制学校良性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
2.落实管理职责,实行单列管理。市教委基础教育管理部门应进一步明确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职责,内设机构,专人负责,单列管理。各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相应配套。
3.积极鼓励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编制我市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规划,引导义务教育资源有效配置、集约利用。通过新建、合并等方式新办一批九年一贯制学校,注意将一些优秀的单办初中或小学通过整合资源转型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壮大九年一贯制学校队伍,提升其社会美誉度。重新核定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经费,标准就高不就低。
4.鼓励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合实际进行管理方面的改革探索。允许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合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称评定改革,以及岗位配置、教师占比等方面实际需求,先行先试,探索符合“一贯”教育需要的职称评定、岗位配备办法。
5.鼓励九年一贯制学校灵活调整学制,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为发挥九年一贯制教育优势,允许九年一贯制学校打破现行“6+3”学制,灵活调整为“5+4”、“3+4+2”等学制。组织编写九年一贯制学校专用教材,或直接引进其它省市九年一贯制教材。鼓励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合实际编写校本教材,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6.组织更多具有针对性、符合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教学需求的研讨会、培训会和交流学习活动。积极搭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
7.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打破社会“应试”理念的桎梏,引导公众进一步认识九年一贯制学校以人为本、素质导向、整体育人的办学优势,提高社会认可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