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恶化严重威胁西南地区供水安全
我国干旱发生频繁,历史上干旱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地区干旱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有所增加,尤其是今年春季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旱灾,造成2212万人饮水困难,1.11亿亩耕地受灾,经济损失超350亿元。旱灾频发,使西南地区面临的保障生产生活用水的任务显得十分艰巨。据了解,西南地区属岩溶地质区,在旱灾发生时,地下水是很多地方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供水水源。但受城镇扩张、工矿业及农业活动的影响,各种有害物质通过岩溶洼地、漏洞、竖井……不断侵入地下水系统,西南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急剧恶化。这种趋势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今年大旱期间贵州和广西部分地区守着丰富的地下水源却无法使用的现象,极可能扩大到整个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地下水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有三:
一、近年来西南地区部分地方城镇迅速扩张,生活垃圾和污水倍增却没有正确处置,从而造成了地下水环境恶化。如,重庆某地下河,由于上游黄桷垭镇对生活垃圾和污水的不正确处置,该河现在已变成黄桷垭填的“下水道”,水质严重恶化。地处该河上游的黄桷垭镇将大量污水输送数公里后通过石院子落水洞排放进入老龙洞地下河系统,使下游居民的重要水源受到污染。老龙洞出口处在数年前已开发为旅游景点,据景区管理处介绍,每当大雨过后,地下河水变黑、臭气薰天。对出口处水质进行化验的结果显示,老龙洞地下河多种有害物质的含量严重超标。有的地方利用天然洼地(谷地)设立垃圾场,用于堆放未经任何措施处理过的城镇生活垃圾,而部分乡镇利用竖井直接向地下倾倒垃圾,严重污染了地下水源(这些水源多位于洼地或竖井的下面),有的已经失去饮水水源功能。
二、大量的矿业活动对岩溶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造成地下水环境恶化。如,广西南丹矿区、凤山县金牙乡金矿区和大新下雷镇锰矿区,因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造成地表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发生多起群众中毒事件,超万亩农田受到污染,粮食减产数百万吨,多处水源水质严重超标失去水源功能。贵州息烽、水城等地,堆场沿落水洞泄漏,矿业废水无序排放,磷石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直接通过地下河流入地表河流,江水颜色异常呈乳白色或咖啡色,区域的水环境造成受到严重破坏。广东大宝山矿区,直接将大量的选矿废水排入北江支流横石河,最后进入珠江,整个横石河沿岸地表水地下水受到毁灭性破坏,成为“毒水”,周围21个自然村无干净水可用,癌症发病率大约是6%-7%,被称为“死亡之村”。
三、部分地方因农业生产缺乏科学指导造成地下水环境恶化。如有的山区地下河,由于受到地表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的施用化肥、排水等活动的影响,该地下河流域中的硝酸盐、有机氯农药浓度升高,水质严重恶化,仅Ⅴ类水,水源功能丧失。
由于受到地下水资源位置分布特点的限制和资金限制、研究起步时间晚等原因,西南地区地下水环境恶化情况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污染已经由点向面发展,不断恶化,对西南地区的供水水源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需要未雨绸缪给予重视。为此,建议:
1、国务院组建专家工作组,对西南地区的地下水文地质环境开展调查,完善地下水文资料。根据西南地区的地质特点,以地下河流域为单元开展调查,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可以开展1:1万的调查工作,查清流域内重要的的水文地质点,建立起较为完备的西南地区地下水文资料库,为以将来西南地区的工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对区域内地下河、泉及有关储水构造开展包括无机指标、有机指标、微生物指标在内的全方面的水质评价工作,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河,要立即查明受污染程度、污染类型和污染源。
3、职能部门应彻实加强执法和治理工作,对已发现的案件立即进行查处,对已发生的问题应尽快制定治理方案。
4、要利用一切途径开展岩溶知识普及教育。要以各种方式如宣传手册、宣传画报、卡通视频等方式向干部群众广泛宣传岩溶环境的脆弱性,让人们充分认识自己用的水是从那里来的,会到那里去,让人们自觉行动起来切实保护自己的水源地。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