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成果/民进重庆市委2013集体提案二:关于加快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民进重庆市委2013集体提案二:关于加快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建议

来源:参议处|作者:民进重庆市委|时间:2013-07-23

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是上联专家、下联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民科技需求有效对接的桥梁,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是农技推广体系的根基。可以说,如果没有处在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对农村、面对农民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再好的农业科技也难以到达农民手里,更不用说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但目前,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远远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其主要表现为:

1.乡镇农技人员结构老化,人才明显出现“断层”。据抽样调查,在岗的农技人员中,45岁以上的占了一半以上。由于农技推广工作条件艰苦,待遇低等因素制约,绝大多数年轻人(即使是涉农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宁愿去报考村官,甚至外出打工,也不愿去当乡镇农技人员,使得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到三分之一,乡镇农技人员青黄不接,缺少接班人,人才“断层”明显。

2.乡镇农技人员知识技能弱化,整体素质下降。45岁以上的农技人员知识老化,35岁以下的农技人员中,真正从涉农专业毕业的人只占少部分;再加上进修培训机会少,使得真正能为农民的新品种、新项目服务的乡镇农技人员较少,乡镇农技人员知识技能弱,整体素质日渐下降。

3.乡镇农技人员混岗使用现象普遍。据不完全调查,三分之二以上的镇街的农技人员都存在着混岗使用的现象,在编在岗的农技人员不足三分之一。再加上由于绩效工资的实施,高中级岗位名额有限,不少已聘为中高级职称的农技人员不在农技岗位,使得许多已评上高一级职称的农技人员无法聘任,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在岗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4.乡镇农技人员服务能力弱。不少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缺乏资金投入,部分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办公用房破旧,缺乏必要的办公设施,没有电脑等基本的现代信息传输设备,更没有办公交通工具和必要的仪器设备,再加上农技人员数量少,使他们只能开展一些常规性的、有能力指导服务的工作,技术服务工作只能蜻蜓点水,无法进行较全面、深入的技术指导,满足不了农民对技术服务的需要。

为加快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建议:

1.逐步加大对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一是为乡镇农技服务中心配备必要的办公用房、仪器设施等,为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发挥作用配备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适当增加农技人员的工作经费;三是要保证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经费。

2.理顺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管理体制。建议乡镇农技人员应由区(县)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同时将经营性农技服务与公益性农技服务剥离,将经营性农技服务交由社会力量办理,乡镇农技推广应集中于公益性农技服务。

3.提高乡镇农技人员待遇。提高乡镇农技人员待遇,确保乡镇农技推广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本地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相当,在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应给予适当补助。

4.建立乡镇农技人员培训制度规划。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推广项目和乡镇农技推行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等制定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制度和规划,以远程网络培训、脱产学习、观摩展示、农业技术交流等形式,对乡镇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提升专业技能,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农技推广人才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5.健全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职称评聘制度。把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以其技术服务实绩为其评聘职称的主要依据,并将其制度化,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服务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6.建立乡镇农技人员的考核奖励机制。将“承包责任制”引入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领域,让每个乡镇农技人员负责一个区域或一个农业推广项目的农技推广任务,让每个乡镇农技人员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让当地农民明白自己种田的技术指导员是谁。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更好地发挥农技人员深入、全面地服务农业的作用。同时,根据其工作态度、出勤情况、工作实绩等方面的情况,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并作为评先评优、评聘职称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对成绩优异者进行专项奖励,并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者:民进重庆市委

责任编辑:钟冬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