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清风山上云

来源:市委会宣传处|作者:刘朝侠|时间:2024-04-11 18:49:42

刚入四月,落英缤纷,田间萝卜花盛开,和友人乘船游于长江溉水之上。

长江流经重庆永川这段,旧称松溉,遥想当年松涛江声,一念穿越,顿若古人,心中升起沧桑之感。

驻足卵石层积的江边,遥望上游浩淼而幽静,遥望上下游亦浩淼而幽静。想那古代,江水亦复如是。

登上船头,江风拂面,清冽而温润,感到天地对游人的顾眄,对万物的护持。轮船启动,隆隆有声。有人说船尾浪花奇美,众人便齐聚船尾。船行江上,船尾激起万重浪花,浪涛起于船尾,分成两道浪堤,绵长逶迤,白浪滔滔,近大而远小,小而又小,悠然然汇入大江的平缓与辽阔。

对花的思索,有过许多美好的思绪。有的花可以缝进棉被,给人温暖,可以织成棉布,剪裁成衣,这美妙的花是棉花;有的花可以做成香甜的美食,那是槐花、榆钱;有的花可以烹饪成佳肴,那是美名忘忧草的金针花;有的花可以制成茶,芬芳润心,那是茉莉花……还有的花幻化多姿,瞬息万变,大到滔天弥空,小到如珠如玉,旋开旋灭,惊心动魄,而又悦人耳目,它就是浪花。

这江上的浪花,让人内心悸动,也发人深思——时而美好、激越,时而跌宕、苦涩的人生,不就像这浪花吗——即便辉煌百年,最后都要归于沉寂。

抚舷临江,沐浴江上清风,观望两岸葱茏的苍山,苍山绿树间白墙黛瓦的村落,静穆的碧天,以及碧天之上游弋的云阵,感觉轮船不过是万古长江上的一条大鱼,我们就是随游的小鱼——天地生万物,我们就是大自然的孩子,时不时地回归自然,就像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我望着江水,江水也望着我。看似平静的江水如铺展开的一篇大文章——波浪推开的江水漾开去,又折回来,形成起伏的波浪,波浪又推出细密水纹,水纹推水纹,水纹搅水纹,形成更复杂的水纹。波浪和水纹不仅在水面荡漾,还上下涌动,上面的水流潜入水底,水底的暗流涌向水面,加之江面水波的平动、波动、搅动,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方向不同的旋涡。这江水没有一滴不在整体的大潮中运动变化,每一个微小的水珠似乎都是被动的,但细想,每一滴水何尝不是自由的——在这无限的运动中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江水的种种变化,正如佛家沤水之喻,浪涛浮沤皆为水,无论你暂时呈现什么状态,终究都是水,终归还原为水,只要认识到这一本质,就能放下万般纠结,感知水之为水的自由。同理,人在社会中劳碌,沉浮,或在峰顶,或在波谷,或在上层,或在底层,认识到你存在的本质,就能坦然放下,勇于面对,在人海的波涛与漩涡中,拥有自由,体认本真。

我们在甲板上走来走去,时行时止,谈论八大山人的罹难与自己的人生遭遇;比照担当画风的清寒与西双版纳花木的丰腴;分析古体诗与自由体诗歌在用词和用韵的异同;研究广角、特写与微距在摄影中的应用与效果;探讨东西方学术的异同,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艺友偶遇,幸甚至哉,游于长江之溉水,沐浴清风之骀荡,不亦乐乎。

游长江溉水,访松溉古镇,在一塔楼之上见一金字牌匾上刻有饶宗颐先生隶书——青云直上。受此启发,下午由摄影家王先生带领,直奔龙泉山。

龙泉山俗称猫儿梁,登上山脊,漫山苍翠,奇花异树,山风习习,画眉婉转,蜂蝶曼舞。于树丛缝隙之间,俯看宝吉寺,宝刹祥光,蔚为大观。宝吉寺乃古之天台寺,追想历代高僧大德,心生羡慕。

走在山阴道上,但见远山耸翠,茫茫苍苍;云雾蒸腾,如临仙境。极目远眺,云海迷蒙,绻绕峰崖。万木参天千百里,山环水绕古村镇。山道慢行,畅怀而健神。

回溯历史,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访察民情途经箕山,与天台(即今日宝吉寺)住持方丈围炉品茗,称箕山山势逶迤起伏,乃二十八星宿中东方苍龙神化,天台寺龙脊围护,苍龙听经受教,为天地之造化,龙腾九天之日,当有机缘即会之人点出龙泉所在,并叮嘱方丈严守“龙泉宝脊”的秘密。世事悠悠,时光流转,“龙泉宝脊”的秘密传开后,“猫儿梁”遂获“龙泉山”美称。漫步龙泉山,沉浸山水之间,有与先贤同在的感觉。此行为今年开明大讲堂开讲《读经典,行大道》增加了信心。

下龙泉山,移步茶山竹海。永川茶山竹海曾因诸葛亮赐名“箕山”而号称“天下第一隐山”,是武侠片《十面埋伏》外景拍摄地。森林密布,2万亩大型连片茶园和5万亩浩瀚竹海交相映衬,形成罕见的茶竹共生景观。

“亚洲第一大连片茶园”茶林广袤,形态奇异,环山绕谷,茸翠铺碧,竹海漫漫,碧浪万顷,山峦起伏,岭峭脊陡。

置身茶山,掐几芽明前茶,细细咀嚼,清香淡淡,爽人心神。把嫩嫩的茶芽放在手上,感觉托着的是娇嫩的春天,是有灵性的小生命——这“一芽嫩茶”包蕴着泥土的气息、风霜雨雪的润泽、阳光月华的光明,云在里面,蓝天在里面,万千星辰的微光渗透其中——它是万物的荟萃,是一种丰富的存在。反观自身——我们在这茶山上,大地托着茶山,茶山托着我们,我们就是大地的“一芽嫩茶”——作为“一芽嫩茶”,我们能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一缕精神的清香吗?能给这个世界增加些许美好吗?

说到竹海,感受更为震撼。参天的修竹,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深邃的天宇。仰望直插云霄的修竹,有一种在教堂中向上观瞻的神圣、庄严的心境。加之中国文化虚竹精神的浸润,观竹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

更为奇妙的是,枫树零星其间,红若丹砂的枫叶与绿竹像映衬,夕阳金灿灿地从枝叶间照过来,形成被称为丁达尔现象的一道道光柱,红绿辉映,宛若神迹。竹根绿草间密布着盛开的兰花,又给竹林增添了几分雅逸和文气。

有时想,所谓神迹,就是奇迹。大自然中的奇迹无处不在,我们无时不在奇迹中,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我们要打破迷信,正视万物的神奇,自身的神奇,珍惜当下,不负此生,让珍贵的人生像“神迹”一样展现出生命的光辉。



图为2024年4月,刘朝侠(左)在重庆市永川区参加“春聚山城”十省市区开明画院笔会交流活动期间,现场创作并向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永川开明画院所在地)赠送画作。民进永川区委会副主委、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校长程前(右)代表学院接受赠与。     摄影:王真雪


作者刘朝侠,山东人,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发展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内蒙古开明画院院长,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三、四届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民进内蒙古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作品参加“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三、四届正书大展”“全国首届大字书法展”“全国篆刻艺术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中日篆刻交流展”“第二届流行书风大展”“第四回直指国际书艺大展”等展览。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奖”“首届华北书法奖”“国际华人诗书画艺术大展”铜奖、“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百杰书法家”称号,全国百杰书画家, 荣获内蒙古五个一文化工程奖。书法篆刻作品与事迹编入20多部书法集和大辞典。作品和艺术论文300多篇在《中国艺术报》《中国书法》《荣宝斋》《书法报》《美术报》《美术参考》《书法导报》等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刊发。多次组织跨省市书法展。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人民政协报》《大公报》等媒体对其艺术和事迹多次报道。



(本文刊于《中国新闻》2024年4月11日A16版副刊。图片由民进永川区委会提供)

作者:刘朝侠

责任编辑:文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