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进风采/文艺荟萃/散布在石柱大地上的美丽村庄

散布在石柱大地上的美丽村庄

来源:民进綦江区委会|作者:梁光华|时间:2023-04-26 09:49:16

“太阳出来喜洋洋,月亮底下轻轻唱。绵山远长,曲水流觞,旧词新唱无限风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情满山水间》,唱出了那些散布在石柱大地上万千古老村庄的巨大变化。

建峰村有一处叫“全家大院”的村庄。那里依山邻水,鸟语花香,风景宜人。特有的板墙青瓦房,布满青苔的老石梯,还有几株需要两三人才能合抱的枫杨树,一直在向人们娓娓述说着土家族坚守的农耕文化。虽然那里有桃源美境,但沟壑林列的山沟地形让以传统农耕和养殖的乡亲们始终过着贫困生活。这几年,因为脱贫攻坚这一宏大战略的全面实施,全村人得以整体搬迁,并在市场引导下种植黄连,村庄旧址则建设为度假旅游项目……让全家大院世世代代乡亲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千年梦想得以实现。同时,保留完好的原生态环境也成为无数国人安放乡愁的理想场所,许多人为此慕名前往。

穿行在全家大院间,看娇艳桃花,听溪水潺潺,迎着惬意的山风,对话百年古树,我们不胜唏嘘。

与全家院子相邻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叫“向家坝”的村庄,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行政上隶属坪坝村。这里依托水库的碧波秀色,形成生态休闲、湖滨休憩、垂钓体验为一体的金叶湿地公园。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菜园、院坝、堡坎、边坡、山林的系列综合整治,形成了“甜蜜坪坝 孝善向家”的文明乡风。村庄农户家外墙上张挂着几十条坪坝家训,如“读书改变命运 劳动创造财富”“善良忠诚 和睦孝道”“热情待人 懂得感恩”……让植根于坪坝大地的土家族传统文化散发出无限活力。

向家坝背靠十万莽莽大山,沿着山林小径翻山越岭,可以抵达湖北利川,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交通要道,村庄里那几株特别硕大的银杏古树无声地向我们倾述着盐茶古驿的春秋故事。向家坝很多乡亲都开办有品质较高的农家乐,可以春赏花,夏避暑,秋郊游,冬垂钓。我漫步其中,置身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中,品味古道老树山风的意境,我想如果再喝一次摔碗酒,并哼上几曲啰儿调土家民歌,必定美哉,悠哉,乐哉。

作为重庆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之一的桥头村,立足“千年桥头,水韵果乡”,定位“风情渔村”, 充分利用滕子沟湿地公园资源,开展乡村农旅文结合。从千年传承的“多子多福多寿”三多桥内涵中,挖掘出更具时代价值的“回乡桥、连心桥、致富桥”的三桥精神,让英雄之地代代传承,党建薪火生生不息,村庄如今变得越来越便捷、美观、宜居。

同属桥头镇的长沙村则另辟蹊径,集高雅艺术写生、生态农业观光、农耕文化体验、乡村野奢露营、生态养生度假等六大功能,打造出“重庆市大学生写生基地”。那创意在公路边的“人到桥头自然值”网红标语,让“千年桥头留乡愁”,成就了无数国人牵肠挂肚的诗和远方。

细数散布在石柱大地上那些美丽村庄,华溪村是必须要提及到的。作为习总书记风尘仆仆,千里奔波视察的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在中国脱贫攻坚战中展现了乡亲们坚忍不拔,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该村在发展中确定的以黄精种植、蜜蜂养殖为重点,形成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为石柱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发挥卓越智慧的经典案例。因为习总书记的到来,一些如“耕一余三”“百里侯”“赶圩”,也成为了大家不忘初心,努力奋斗的贴心词语。

现在这里有初心小院、初心广场、初心学院等,成为又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在初心邮局门前,主人家撰写了这样一幅对联:“不愁吃来不愁穿,太阳出来喜洋洋”,真可谓点睛之笔,一语道出美好生活的真谛和内涵。习总书记特别慰问的谭登周家,其门上张贴的对联“三病两苦有保障,九死一生靠政策”,横批“共产党好”,则完美诠释了创造美好生活的缘由和保障。

谭登周家修建在半坡上,房屋虽然古旧,但干净整洁,屋前房后种植了许多果树,正逢春天,果树花香四溢,招来嗡嗡蜜蜂采集花粉。坡坎下那些板墙老屋的外观统一为土黄色风格,习总书记看望乡亲们的图片也张贴在其中,硕大的银杏古树收藏着村庄的悠久岁月,也见证了习总书记对乡亲们的深情厚爱。峡谷对面是绵延起伏的山峦,其中一处造型奇特的山峰叫“缺山门”,我理解寓意是华溪村因为贫穷,以至于连山门都无力建设。但乡亲们懂感恩,人厚道,始终传承“先吃黄连苦,后享蜜蜂甜”的创业精神,让古老村庄得以生生不息,传承至今,而今更是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书写了“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幸福中华,奔跑中益”的满满情怀。

在海拔1600多米的六塘乡刀背梁山峦间,一道盘山公路蜿蜒于千百山峰峡谷之间,将大山深处的无数村庄有效连接。通过一花一世界,一院一生活,一村一特色的发展理念,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三星乡开发出最美梯田,双塘村打造为知青文化小镇,中益乡形成了中华蜜蜂小镇等等,都是石柱在乡村振兴中通过农旅文融合发展的鲜活案例。

我站立在刀背梁峰顶,俯瞰大自然奇观兵书宝剑匣,仰望现代科技大堡梁风车,不由又想起那首美丽的啰儿调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作者:梁光华

责任编辑:文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