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进风采/文艺荟萃/走心,是教育最好的样子

走心,是教育最好的样子

浅议《西游记》中的教育思想

来源:民进渝北区工委|作者:汪正才|时间:2023-05-06 15:56:17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孙悟空拜师之地,即须菩提祖师修行授徒的地方,也是孙悟空修行历程的起点。这个地名本身就有讲究,“灵台方寸”是“寻”字,“斜月三星”即“心”字,合起来即“寻心”。这寓意着,求学之旅,就是一个寻找初心,探究本心,体悟真心的历程。而仔细深究,“灵台”是心,“斜月三星”也是心,须菩提祖师在这里修行悟道,其实也是在修行自我的心灵境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与教,都是一场关涉心灵的朝圣之旅,于求学者、布道者,皆是如此。

一、好的教育,是对求学初心的尊重

孙悟空求学,对课堂讲授的众多东西不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而捣乱,导致课堂上受惩戒。但是,他却得到了须菩提的单独传授。为什么?这不是特殊对待吗?这里,就有一个求学初心的问题——学什么?这是学习内容。为什么学?这是学习意义。悟空求学,本就是面对花果山众猴生老病死的现状,才从没心没肝的“穷开心”的蒙昧状态抽离,开始思考解脱之法。也就是说,他是带着问题来求学,而因此产生的课堂内容不是他想要的矛盾冲突,本质上不在于他的求学态度不端正,而恰恰是因为他太想学到东西。

悟空的课堂状态游离,本质上区别于一般的厌学或其他原因的态度不端正;而其学习的目的,更赋予了其学习以崇高的意义——他要解救所有的花果山众猴的生老病死问题,而非仅仅是自己的长生不老。放大到更广范围的所有求学者,我们最关注的求学初心,应是基于向真向善向美。用今天最通俗的话来说,“好好学习”是手段,“天天向上”是目的。“向上”!这样的初心,值得我们调动全部的心血与智慧,好好尊重与维护。

或许,我们在面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的时候,应尝试学习须菩提的教育智慧——维护课堂,尊重众生,慧眼识才,分层教学:他对悟空的惩戒,是基于对教学秩序的维护,一个课堂应该有其基本的秩序;个别学生能力不一,但更多求学者应得到尊重;面对悟空这个难得的“优生”,他以教育者独到的眼光,给予其更高的期许,并传授明显高于众生的知识。

课堂、学生、能力、策略,全方位综合思考,须菩提始终在做一位教师该做的,从而才难能可贵地转入对自我教学内容的反思,更为孩子创造差异化学习的机会,给孩子想要的学习内容,真正解决他的问题——师“传道”,生“解惑”,于此才完美结合,创造神话。

面对课堂捣乱的孩子,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会掉头反思:是否是自己的教学内容不适合孩子?须菩提的教学困境,同样是我们的教学难题,面对个性及能力有差异的几十个孩子,如何认真备好课,选择教学内容,注重能力层次;如何备好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力争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有所获;如何理性分析孩子学习状态,作出智慧判断与抉择。“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先生也如是说。

二、好的教育,是对求学真心的历练

须菩提没有因悟空的不佳课堂表现而妄下“差生”定论,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他指明了一条出路:轻轻敲头三下,约定时间;轻轻掩门而去,表明态度;当晚夜间留门,留出机会。我们在这里,能够看到教育的智慧。须菩提的教育更像是启发式教育,而不是“我”直接交给你“怎么做”,甚至生怕交给“你”的方法不够多,不够简捷。夫子早就告诉我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相同的道理在哪里?学习,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探究与获得,而非教授和给予。我们今天呼唤教育兴国,科技强国,试问,创新来自于哪里?不在曾经抛弃我们的前苏联,更不在今天卡脖子的美国,而在我们自己。

学习,需要“参悟”的精神与态度,需要独立的思考与生成,这样的收获才会是学生自己的。敲头、留门,须菩提为什么在关键时刻关键内容上却只是点到为止?这正是基于对悟空“悟”性的考查与历练,也是教育智慧所在。须菩提想给悟空更多的东西,但,“你得有真心”,这是他对教育契机的等待,也是对“真心”的磨砺。我们经常讲,有的孩子“悟性”很高,这有先天的成分,但是,作为教师,有意培养“悟”的意识,训练“悟”的习惯,提升“悟”的能力,并把这种培养成为我们的一种教育自觉,这是好的教育应有的样子。保姆式的“关爱”,“虽曰爱之,实则害之”,应该抛弃。老师交给学生东西,要给孩子历练的机会,甚至是挑战与磨砺,孩子才有真正的成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好的教育,一定要给孩子机会。这机会,是犯错改错的机会,这是浅层次的。深层次的应是知识与品性的历练机会。须菩提想给悟空更多的知识,但并不轻易交付,而是先从磨砺他的心性开始,惩戒也罢,“约谈”也罢,都是他智慧的启迪,正是他作为老师的高明之处。同理,我们老师想给孩子全部的知识,生怕学生学得太少,但却“咀嚼”“投喂”“填食”,没有经过孩子自己的选择、消化与吸收,得来轻松,缺乏挑战,食之无味,就是缺乏知识历练的机会所导致,好心办坏事。

三更时分,悟空从禅房悄悄起身,轻轻推门,跪在床前,虔诚等待一次求学的机会,他的真心,通过了须菩提祖师的考验,这告诉我们:

教育,应是放果子,更应该是搭梯子,而不是一味的喂食。

给予,以历练为起始,也以磨砺为目标,方为最佳境界。

三、好的教育,是对求学本心的成全

三更时分,须菩提祖师与悟空的对话,成为美好的教育蓝本。

我们还看到,他细细询问悟空究竟想学什么——是驱魔驱鬼,在人间混一碗饭吃?是炼丹求药,图个清净逍遥?最终得知,他想求花果山众猴的长生不老,更想学顶天立地的真本事。这,足见一位老师对学生志趣的深刻探究。祖师的出发点很简单:“我想给你东西,我更想给你最想要的东西!”这就是这场谈话的意义:

教育,从来不是单方的给予,而是生命的成全,让每一个生命成为他想要的样子。

悟空的本心是想从一只猴子,成为顶天立地的人,他渴望有尊严有荣誉地活出自我。须菩提给予了最大的尊重与成全,交给了历尽磨难而愈挫愈勇的全身本事,更及时把他推到人世间与进一步修炼。几百年后,唐僧接过了这个任务,不断消磨他的傲气,打磨他的棱角,引领他步步向前,把“取经”普度众生当成“超越花果山”的坚定志趣,才有了斗战圣佛的真正修成。是教育,让求学的初心,放射出最光辉的“真善美”的光芒,从一座花果山,映射到众生的头顶,完成了对天性的最大开掘,实现了从初心到本心的飞跃。

历史上鲁国有难,孔子一心救国,召见各位弟子:“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史书记载,“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孔子为什么在几位弟子请求出使救难时都劝阻,而独独把机会给子贡?一是基于对学生各自特长的精心了解——论德行:颜渊,闵子骞。论言语:宰我,子贡。论政事:冉有,季路。论文学:子游,子夏。学生各有所长,擅长言语的是宰我、子贡二人。二是基于对人生志趣的尊重与培养。“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贡不仅有语言天赋,更有出使天下为“士”的志趣追求,并且,专门就如何成为“士”及怎样才配得上一位“士”向孔子虚心求教,而同样有语言天赋的宰我,却并无这样的追求,所以,孔子把成就的机会给了子贡,道理正在于此。历史证明,子贡没有辜负老师的培养与期许。

每一个孩子都怀揣着对“向上”的初心踏入学堂,而我们该如何步步挖掘,涵养并激发出每一个孩子的“本心”,尊重,成全,师生心灵契合,这才是教育的最美境界。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你自己就是座金矿,关键是看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这两句话都来自苏格拉底,我以为,师生于“理想”二字上心灵交会,并致力于完成“你”的发掘,教育才有望成为最好的教育,孩子方有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前途光明。

作者:汪正才

责任编辑:文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