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成果/社情民意信息选登——建议加强“韧性城市”建设

社情民意信息选登——建议加强“韧性城市”建设

来源:市委会参政议政处|作者:白涌滔 李兰|时间:2021-08-11

白涌滔(民进会员,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基金获得者,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李兰(民进会员、重庆市九龙坡区经济信息委企业服务科科长)反映:“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将“韧性城市”上升为国家规划,为城市风险治理指明了新方向。而近年暴雨等极端天气在国内多个大城市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向我们发出警示,着力提升城市韧性已刻不容缓。

一、目前“韧性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不足。目前国外一些大城市早已启动韧性城市的建设实践。以邻国日本为例,于2013年颁布《国土强韧化基本法》,从法律层面对韧性城市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2014年发布《国土强韧化基本规划》,据此作为最优先级对其他规划进行指导。在顶层设计下,日本城市的防灾韧性建设得到了有效推进。而在国内,“韧性城市”尚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近年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均有“加强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和提高城市韧性”等相关表述,但至今仍未从法律层面对“韧性城市”进行约束和规范化,韧性城市相关的技术行业规范大部分仍为空白地带,甚至连国家层面指导性意见仍未出台。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缺位导致韧性城市建设推进工作滞后,无法在城市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将相应的目标加以贯彻。

(二)新兴技术赋能不足。目前,新兴技术在韧性城市建设赋能方面仍待提高。例如,我国各大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和基础设施已布局海量监控摄像头,汇集大数据资源,但这些数据资源仍多局限于交通管制、治安防控等传统社会治理方面,而未将这些城市的“眼睛”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暴雨灾害预警和防治等提升城市韧性的工作相结合。再如,天气预报方面,我国气象服务技术较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相关检测技术相对较为落后,难以匹配实际的应用需求;此外在实际监测活动中,相应监测网络未能实现全方位覆盖,监控盲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三)公民科学素养培养不足。一方面公民安全防范意识欠缺。公众对预警的提示普遍缺乏认知,即使通过短信、微信、新闻和社交媒体广而告之,但多数公众对预警信息重视不足,导致意外伤亡增加。另一方面基层救援知识科普不足。从近年网络上传播的灾害事故现场救援现场视频可以看出,多数群众缺乏相关减灾防灾的知识、自救的知识,不但无法参与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甚至可能因次生灾害导致自身伤亡。

二、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顶层制度建设。建议由住建部联合应急管理部牵头相关国家部委开展“韧性城市”研究,吸取相关经验较为丰富的发达国家(如日本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对韧性城市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城市发展需要的“韧性城市”基本法律法规、理论指标体系、规划方法和相关建设管理的技术标准,做好“韧性城市”规划建设的顶层设计,将“韧性城市”思维贯穿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运维的全过程,确保提高城市面对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

(二)强化新兴技术赋能。在信息化与大数据时代,韧性城市建设应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建议借助空、天、地灾害信息感知网络与大数据,建立高精密度、全生命周期的城市“体检”体系,涵盖洪涝、地震等灾害实时预报预警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和灾后救援体系,提升风险识别、风险预测、应急救援等能力,最终实现精准预警、快速救援、降低损失、及时复原的目的,推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科学素养培养。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开设涵盖各类救援知识的科学素养课程,将相关课程纳入高中或高校必修课程范畴,提升学生群体应对能力;同时通过面向广大群众举办防震救灾开放日、社会公益讲座培训方式,提升社会群众系统认知。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应急知识,普及突发情况下的生存技能,并适时举行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疾病传播等应急演练。

作者:白涌滔 李兰

责任编辑:参议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