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的号召 政治协商的发轫

纪念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发布65周年

来源:长寿区委会|时间:2013-05-15
 

共和国的政党格局是“中共领导多党合作”,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政治协商”。这个政治格局、政治制度萌生于何时,发轫于什么事件?笔者以为,应该萌生于19484月,发轫于“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发布。何以见得?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就提出统一战线这一战略思想。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表述。但在19484月之前的统一战线没有组建统一战线的组织或机构,中国共产党和当时的中间力量即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下统称民主党派)仅仅是朋友关系,只是在相互需要的时候,朋友之间聚一聚,谈一谈,发表点看法,互相在道义上支持一下,采取一定程度的统一行动,并没有结成政治合作联盟,也谈不上谁领导谁,谁接受谁的领导,更谈不上是否在一起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共产党、国民党各走一条大相径庭的道路,民主党派既不跟国民党,也不跟共产党,他们欲走一条“中间道路”,即第三条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在全国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领导权,而是用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发动民众抗战,而国民政府却可以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号令天下。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战争前期,国共两军力量对比还比较悬殊,国民党占有军力强势,占主导地位。但在中期,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力量强于国民党反民主力量,军力大大增强。而且,蒋介石集团变本加厉,露出了更加反动的嘴脸,更加倒行逆施。欲走第三条道路的中间力量,即以各民主党派为代表的中间力量,对国民政府逐渐失去信任,逐渐看清了国民政府的腐朽没落,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一个统一、民主、进步的新中国的决心和信心与努力。中共中央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发布了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即“五一口号”。

《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第一次重新完整地表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内容,即统一战线力量的组成,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第一次号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的革命潮流。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一起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共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可以说,“五一口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宣言书,动员令;可以说,“五一口号”是建立新中国的号召书,集结号。

各民主党派迅速做出反应,表示坚决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愿意与中国共产党一道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一起建设新中国。各民主党派主要领导从四面八方冲破国民党特务的重重封锁,齐聚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河北西柏坡。于是,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于是,新的真正的共和国也在开始筹办之中。

65年前,中国大地上,光明与黑暗在进行决战,在这决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五一口号”的发布,各民主党派的立即响应和拥护,由此掀开了中国政党历史新的一页,进入多党合作的新历程。

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传达了人民的心声,各民主党派顺应历史潮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汇集成争取解放、争取民主的强大力量,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全中国的领导权,建立了共和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

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也是多党合作发展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各民主党派同新中国休戚与共。中国共产党把民主党派作为挚友诤友,各民主党派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革结束后,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回顾历史总结性地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民主革命时期同我们党共同奋斗,在社会主义时期同我们党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源于实践的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共识。我们要牢记历史,坚定信念,不辱使命,继承和发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优良传统,遵循“五一口号”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更好地确立履行参政党职能的理论和实践支点,进一步推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事业不断发展,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驰骋疆场,贡献终生。 

历史和现实昭示未来,应当坚信,未来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事业必定更加光辉灿烂。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