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找到了三·三一死难志士群葬墓地

——忆我的姨父雷成农为志士们寻找墓地的经过

来源:民进渝中区委会|作者:于次|时间:2023-05-06 11:26:21

在重庆江北区五里店曹家坪的公路边,有一座由枣红色大理石镶嵌而成的纪念碑巍然矗立在道路旁,碑体上雕刻着一个母亲怀抱死去孩子的铜像,这就是重庆“三·三一”惨案死难志士群葬墓地。而这个群葬墓地的位置,是我的大姨父雷成农经过艰难的寻找而发现的。


这座纪念墓碑总高16米,矩形碑体高9米,宽3米,厚0.6米,在碑体的正面凸出部分上寓意深刻地雕刻着一个母亲怀抱死去孩子的铜像。碑体背面刻有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题写的碑名:“三·三一”惨案死难志士群葬墓地。碑体背面下方青石底座上刻着“三·三一”惨案江北区死难志士英名录,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群众集会庆祝。英、美帝国主义为支持北洋军阀,阻挠北伐军,炮轰南京,死伤群众两千余人。消息传到重庆,在中国共产党重庆地委的领导下,由重庆工农商学兵反英大同盟发起,于3月31日在打枪坝举行“重庆各界反对英美炮轰南京市民大会”。蒋介石为了阻止大会召开,与四川军阀刘湘勾结,对与会群众进行血腥镇压,造成百余人死亡,伤者逾千人。这就是“三·三一”大惨案。惨案发生后,共产党员杨闇公遭到敌人的追捕,在4月4日不幸被捕,4月6日壮烈牺牲于佛图关。

在这次惨案中,仅江北区遇难的学生就达55人之多。雷成农之妻熊述静(我的大姨妈)和妻妹熊述贤(我的二姨妈)都参加了这次革命活动,熊述静幸免于难,而熊述贤则血洒打枪坝,在这次惨案中牺牲,时年仅十余岁。为此,姨父雷成农对这座纪念碑的修建倾注了深情和心血。

雷成农(1905—1990),江北县人,早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他青年时代曾受恽代英、肖楚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教诲,加入地下共青团。上个世纪30年代,雷成农曾任四川省教育厅督学、专员。抗战爆发后,他辞去了督学和专员的职务,与友人一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筹资金,在南岸区四公里创办了西南小学和西南中学(如今的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培养了许多有志之士和革命者。重庆解放前夕,在白色恐怖之下,雷成农竭尽全力,保护了师生中的地下共产党员,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重庆解放后,为支持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为培养工农革命干部提供学习场地,雷成农和友人将两所学校的校舍、校产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开办西南工农速成中学使用。

1951年,雷成农蒙冤被发配到新疆劳动改造,1983年平反昭雪回到重庆时,他已是78岁高龄。当时,历史尚未记载“三·三一”大惨案中部分死难志士埋葬在何处。为解开这个谜团,雷成农不辞艰辛,在耄耋之年手拄拐杖,翻山越岭,走遍了江北的山山水水寻踪觅迹,终于在江北五里店原江北蚕桑局一带找到了当年烈士们的长眠之地。找到烈士们的墓地后,雷成农向重庆市有关部门倡议在此处修建“三·三一”纪念碑。后来,雷成农的倡议被采纳。与此同时,雷成农积极为中共江北区党史委员会撰写有关历史资料,为“三·三一”死难志士们立传。


1987年“三·三一”纪念日前,纪念碑落成。在落成典礼上,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为纪念碑剪彩,并亲切接见了雷成农老人,对雷成农为纪念碑的修建做出的贡献予以高度评价。

雷成农一生克勤克俭,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他还将政府奖励他的2000多元全部捐献给了景德幼儿园,表达了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对祖国幼教事业的关心和期望。

作者:于次

责任编辑:文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