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造的新阐释

来源:会中央网站|时间:2011-08-26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并列起来,作为党9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重大成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造的新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并列起来,作为党9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重大成就,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造的新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历史价值观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美好制度。为此,我们党进行了90年的探索和奋斗。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1956年,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启了探索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苏联经验,注重结合国情,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探索性的构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思想和主张,不仅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也积累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成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导和前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同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实行改革开放,经过艰辛探索,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党90年奋斗的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过去我们主要是以改革开放30年历程为背景,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视角来阐述我们的伟大成就,《讲话》则以我们党90年奋斗历程为背景,不仅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历史价值,而且首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价值,凸显出“建构制度”的重要地位。可以说,从历史价值观上明确提出我们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90年奋斗成果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态。

  从社会形态观上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表明,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后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社会形态。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一个基本的社会制度。实际上,我们党为实现建立理想美好的社会制度,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先后历经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进程。1956年我国迈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形态构建的历史征程。尽管经历曲折,但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还是为后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制度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开启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大总结了近30年改革开放历程,强调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我们高举“旗帜”、坚持“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目标取向是什么,就是要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此,《讲话》从社会形态整体论出发,把经过50多年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经过30多年坚持、丰富、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赋予了“中国特色”,使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一个很丰厚的社会果实和物化的实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崭新的社会形态。

  事实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灵魂和总纲,在这个总纲统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三个有机形态或形式构成: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践形态,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形态,而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是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有机统一于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进程。道路是旗帜和行动方向,理论体系是指导思想,制度是保障和归宿。道路正确能促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完善,科学的理论体系能指引前进道路和制度完善不偏离正确轨道,制度科学则能巩固发展的成果和确保道路光明。《讲话》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形态和基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明确,从而进一步深化拓展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形态和基本内涵的认识,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战略地位。

  从发展目标观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地位

  明确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我们高举旗帜、开辟道路和创新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更是我们推进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为国家未来指明了方向。正如《讲话》所强调的,作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各方面具体体制制度等三个层次组成,它们之间紧密联系、有机统一。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其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则是其基本经济制度;此外,还有建立在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经过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彰显出“制度优势”,但从发展和前进的目标看,无论是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制度,我们的“制度”既要坚持更要完善。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制度。同时,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又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要积极改革和完善这一制度。

  从推进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目标的高度,首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等等鲜明特色和优势,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可靠的制度支撑。因此,决不能丢掉这一制度而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等制度。其次,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要求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因此,我们在发展这一制度的进程中,既不能偏离正确轨道,更不能另起炉灶。第三,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按照发展目标要求,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要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我们事业不断走向胜利。

  从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到《讲话》明确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更为全面、更为深刻,更为自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造的新阐释和新论断,必将对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执笔:南京师范大学王永贵)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