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呼唤校企合作

来源:民进永川区委会 苏宁|时间:2010-10-25

优质的职业教育成就了德、日、韩等国经济的腾飞。上世纪末,中国也意识到了经济要振兴离不开良好的职业教育,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颁布以来,职业教育呈现出方兴未艾、欣欣向荣的景象。职业院校已达2万所,学生逾千万人,向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和一线技术工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经济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功不可没。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相当一部分职教学生的技能与综合素质不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什么办法改变此现状,我认为校企合作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乃有识之士之普遍共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职教学生提前了解知晓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及企业对员工的纪律品质、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便于企业理念提早在学生头脑中烙下深深的印迹,让学生有意识的在校生活期间就规范自己的行为,定格企业员工的标准;有利于企业发挥在技能训练中的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掌握现代化生产所需要的技能;有利于校企双赢,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如果没有企业的加盟,就难以办出特色,难以持续发展。                      

浙江宁波等地政府已相继出台了校企合作的指导性文件和实施办法,重庆、永川也正在酝酿之中,其主要内容是:根据自身实际,用足用够国家政策,出台配套的操作性较强的办法,以促进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德国在三百多年前就出台了职业教育法,时至今日,西门子、大众等知名企业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自己培训机构培养的,就是中小企业没有独立培训的能力,则采取行业协会牵头协调建立跨企业的培训机构,职业教育的“二元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职业学校仅仅是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培训对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工厂渡过的。我们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学生的主阵地在学校,上岗前在工厂的时间寥寥无几,出现学生动手能力差就是必然的了。学校对与企业合作的热情是相当高的,企业由于追求眼前利益的最大化,对此一般都显得比较冷淡,校企难以合作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合作难题?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与企业合作的目标不一致,企业的目标是效益,要创造利润;而学校培养人,掌握专业理论应对统考。目标不一致,合作难以进行。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破解校企合作难题。

一、教育宣传。校企合作的最大赢家应该是企业,而学校只是间接受益者,很多企业对此缺乏战略眼光,割裂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缺乏“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怀,要做到“真懂、真信、真走”,切实推进校企合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政策配套。政府要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特殊的政策优惠,以弥补其暂时的经济损失,以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出路,政府应当积极从中牵线搭桥,整合教育资源,鼓励校企合作,促成校企联姻,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要做好合作的规划与试点,由点到面、先行先试、稳步实施。政府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摸清企业所思,摸清企业在合作上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企业有合作的愿望。校企合作不能单靠市场“无形的手”发挥作用,必须靠政府“有形的手”从中撮合促成。

三、建章立制。为了规范合作行为,必须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相关责任。学校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仅,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及人员等条件上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完成。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