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选登201506-关于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产业的建议
机器人产业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但一直面临产业突破方向不明确、特色不明显、缺少拳头产品等问题。近年来我市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对微型农耕机、植保机的需求一直较为旺盛,也推动了我市农机工业的发展,但目前传统农机业已进入调整期。在此背景下,将机器人产业与农机工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既是传统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所需,也符合重庆本地和中国南方市场需求,更是我市机器人产业实现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方向。
具体地说:
1.现代农业亟需农业机器人技术的支撑。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不断下降和农产品安全需求的日益提升,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因农业植保作业造成的农药中毒人数约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而通过农业机器人技术喷洒农药,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中毒人数,还可以节约大约50%的农药和90%左右的淡水。
2.农业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15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将达到4000亿;而每年的微耕机和植保机每年市场价值也在200亿以上。如果我市加快发展农业机器人,提前布局现代农机产业,我市微耕机产业的优势将可以继续保持。
3.我市有较强的机器人研制能力。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所具备自主研发各类串联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工业专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能力,在机械设计、运动控制、视觉传感等方面掌握核心技术,部分产品已进入市场应用。重庆金泰航空工业有限公司、隆鑫通用控股子公司、重庆测绘院以及新三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公司都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用无人机或无人微耕机。
4.我市具有良好的传统微耕机产业基础。我市是全国最大的微耕机生产基地,有微耕机生产企业100余家,总产量约70多万台,约占全国微耕机总产量的1/2。同时我市传统微耕机产业链较为完整的,拥有微耕机标准及质量监督权,有较强的研发、配套、加工能力。
我市发展农业机器人面临的问题:
1.市内微耕机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能力不足,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与升级转型为农业机器人企业的要求还有差距。
2.缺少行业准入标准,有些企业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行业内对于企业的生产、销售资质方面也缺乏相关的评估机构及评估标准。
3.核心技术仍待攻克。微耕机各项参数已逐渐趋于稳定,但产品构造相对简单、技术含量低,液压系统、发动机、传动箱等核心部件技术亟待攻关。如小型发动机,我国小型发动机制造工艺同国际水平还有差距,很多都是使用铸铁材料,体积也比国外同等马力发动机大20%左右。
4.农用无人机产品品种少,价格偏高,市场未完全打开,需政府引导培育。传统微耕机市场呈恶性竞争,亟待进行引导规范。
为此,建议以我市传统微耕机产业为基础,结合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国内品种最齐全、产业最完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机器人产业体系:
1.组织专家,制订重庆无人农业机器人发展战略和行业准入标准。将无人微耕机、无人插秧机、无人植保机、无人喷药机、天气预报、农用无人机等农业机器人纳入重庆机器人产业及未来发展战略。
2.加快农业机器人与大数据、互联网高度融合,促进数字化农业、农机数字制造、人工智能、无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培育一批基础件和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骨干生产企业及机器人软件开发企业和龙头企业。
3.制订零部件标准及无人农机行业标准,开展农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究,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建立国家无人农业机器人公共检测平台及质量认证中心。
4.加大应用推广力度,支持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等用户使用农业机器人的,促进传统微耕机升级,加大加快推进新型多功能无人农机崛起力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