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信息选登201309
我市部分区县高山生态扶贫搬迁面临土地短缺问题
高山生态移民搬迁是我市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部分区县在推进过程面临土地短缺问题,严重影响工作进度和质量。
1.搬迁建房用地存在较大缺口
以巫溪县为例,全县有完全搬迁意愿的有近2.4万户9.4万人,按相关标准需提供建房土地面积4300余亩;学校、医院、公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大约需要土地3200亩,一共需要建设用地8000余亩;目前能够提供的建设用地面积不足4000亩,缺口多达4000多亩。再如,酉阳县黑水镇幅员面积230平方公里,90%都是山地,能够让搬迁群众满意的安置点选址得在公路沿线这样交通方便、地势平坦的地方,但公路两旁这些稍微平坦的地方已没有建设用地指标,下一步如果土地不能调规,就无法再扩建。
2.有土安置户的基本口粮田严重不足
受现行国家相关农村土地政策和各搬迁居民安置点土地资源禀赋的客观条件制约,要给搬迁户在“新家”附近全都分配一定面积的口粮(蔬菜)田,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目前看来难度较大。以巫溪县为例,按照市里规定人均不低于0.5亩的要求,农村梯度有土安置最少不能低于22460亩,目前该县能提供13125亩,缺口近10000亩。按照该县目前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进度,未来五年基本口粮田将有近万亩的缺口。在搬迁群体中的老年人对土地的依存度仍然较高,这一群体不像年轻人那样容易找到务工机会,对搬迁后能不能分到土地十分看重。因此,搬迁后能否解决口粮田问题,直接影响他们的搬迁意愿及搬迁后的生活质量。
为此,建议:
1. 各地在推进搬迁工作时,要科学规划安置点,尽量满足搬迁群众对土地的基本需求。不能急于求成,赶抢进度,留下后遗症。
2. 有效利用宅基地复垦、增减挂钩等政策解决新建安置点的部分用地指标问题。按相关政策和程序,科学调整区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帮助用地指标落地。
3.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新增建设用地。尽量使用石头山、坡地、荒地等未利用地,做到依山就势搞建设,因地制宜谋发展,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即使需少量占用耕地的,也要坚持占一补一,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4.多渠道弥补基本口粮田土地缺口。通过调整、流转等多种方式,尽可能为搬迁群众分配一定的口粮(蔬菜)田地。对安置区滩涂地、宜农荒地和中低产田进行集中连片开发和农田改造,增加安置区耕地面积。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肥力培植和基本农田质量监测等手段来全面保护基本农田。同时,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农户选择无土安置。
5.为各种年龄阶段的搬迁群众创造更多的务工机会,用工资性收入减弱他们对土地的依赖性。(该信息由民进市委参议处提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