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豪能成为民进的一颗螺丝钉
——民进重庆市委机关纪念民进成立70周年征文
马上是民进建会70周年了,而我到民进重庆市委机关工作也已近两年半了。两年半之于70年很短,但我很自豪能经历民进70年光辉历程中的一小段路。
在未到市委会机关工作之前,对民主党派,对民进的了解少且模糊,虽然我大学的专业是政治学,但也只是对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架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个大致的了解。民主党派给我印象是开国大典中天安门城楼上站在毛主席旁边的那群人,是课本中的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誉与共”的政党组织,是民主、开明、进步、超脱的代表。但,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却显得遥远。
这两年多来在民进重庆市委机关的工作,特别是在宣传处工作,使我有机关了解了一些的民进事,接触了一些民进人,对民进的认识也从模糊到愈加清晰。也因了解愈多,而愈加认同。
如我们民进市委利用会内智力密集优势,为重庆,为国家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这一两年来就有《关于充分发挥渝新欧国际铁路作用的建议》《深化社区依法治理 筑牢依法治市之基》《关于公交地铁一小时内免费换乘的建议》等许多关乎国计民生的提案建议被采纳推行,取得实效。利用会内资源,开展了“情系武隆”助推民生爱心帮扶行动、“进盛合作”、对口帮扶贵州金沙县官田乡“同心·彩虹行动”、“情系潼南”名师送教等系列惠民生,促发展的社会服务活动。
我们以贵云主委为首的市委会领导不摆驾子,亲近会员,示范表率;我们的会员中人才济济,双岗建功;会员之间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充满活力。特别是许多会员体现出的对民进这个组织的爱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令我尤其感触。我们有个70多岁的老会员曾美华,发挥余热,坚持上十年帮教失足孩子,去未管所看望他们,给他们送鞋袜衣被,送书籍知识,用爱心去温暖冰冷,帮助他们重回社会。我们民进江北区委也成立了以她为首的爱心工作室,利用会内资源壮大爱心力量。沙坪坝有个叫张涛的会员,四十多岁,当过记者,现在在一个杂志社工作,近三年来撰写了40多篇社情民意,有《新旧电梯建设改造时应预留“绿色通道”》《尽快消除李家沱大桥北桥头立交的一处安全隐患》等对民生“小事”的关注,也有《对完善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等对完善政策法规的思考。这些社情民意有些通过民进党派渠道提交后获得采用,产生了社会效用。当然获采用的毕竟少数,更多的是费了心血写了而没有回音,而他热情不减,笔耕不辍。我想没有对社会的关心,对民生的关怀,是很难如此的。我们民进中像曾美华、张涛这样的会员有很多,他们在本职岗位和党派工作中创先争优,他们积极地为民进组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让我很感动。
重庆民进的这些具体的事和人让我对民进这个党派有了真真切切的感性认识,也逐渐对这个组织有了感情。而对民进的传统和理念宗旨的逐渐了解、理解,更是让我为可以在这个组织的机关工作,成为民进的一颗螺丝钉而感到自豪。
在民进重庆市委机关有一面墙上写着民进的传统,也可以说是理念:“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实,坚持立会为公”。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是在来机关参加公务员面试时。当时只是感觉写的很有政治性。后来到民进市委机关工作后,随着对民进了解的增多,我才慢慢体会到这短短的28个字的一些分量。
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初民进的创始人,如马叙伦、谢仁冰、郑振铎、傅雷、周建人、赵朴初、雷洁琼等,大都是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都是本身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的人。如马叙伦,1917年就已在北大哲学系任教授,1922年夏已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如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如雷洁琼,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毕业,著名学者,已在燕京大学、东吴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若是为私利,他们大可不必冒险投身反内战发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他们建立民进并将其宗旨定为“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践”。他们大声疾呼,忧国忧民,“下关事件”惨遭血腥之后仍坚定不移。在高压独裁之下,国家纷乱之际,民进秉着为国为民之念,选择了跟着党走,从成立时的革命党到现今的参政党,70年来风雨相随。现今,我们的国家正在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关键之时,民进作为参政党紧跟共产党,为国家发展凝聚力量人心,积极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在新时期赋予“立会为公”新的内涵。墙壁上的28个字不是简单的口号标语,那是一辈辈民进人践行而成的传统,承载着70年厚重的历史,凝聚着多少为公为民之心。
我很自豪能参与民进的工作,虽然是机关事务人员,还不是会员。即将到来的12月30号就是民进成立70岁生日了。希望民进不断发展,为国家发展、人们福祉发挥更大作用,我也希望可以见证民进更光辉的未来。
作者:朱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