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专题之十三——张洪:为绿色产业提供“阳光雨露”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的战略高度。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民进重庆市副主委、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认为,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节能环保产业是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被誉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从2008 年的1.4 万亿元增长到2010 年的2 万亿元,并有望在“十二五”末期超过4.5 万亿。
“产业规模偏小,技术实力弱,市场不规范,多头管理等问题导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缓慢。”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张洪表示,首先要加快培育一批专业环保设施营运、高效生物处理污染物、电子废物处理、环保材料药剂生产、工业污染处理与运营、污水再生利用等领域的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鼓励节能环保企业积极与国内外具有核心技术的大公司进行深层次合作,以“工程换技术,以投资争市场”,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节能服务产业均衡发展。
在调研中,张洪发现,目前,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的产学研合作,大多以临时组合争取政府项目为目的,形式松散,行为短期化、形式化。实际合作也主要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共建研发机构及技术联盟、共建科技工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等战略层面的合作较少。
“要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学研结合,就要尽快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他提出,要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引导建立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共同参与的节能环保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品牌,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结合实际在环保成套设备制造、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利用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环保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他还建议,要逐步提高节能环保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强制性淘汰陈旧技术和高耗能、高污染设备,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服务的市场空间,保证行业投资回报。统一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市场监管,打破地方保护壁垒,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只有厘清‘多头管理’,健全服务体系,才能为壮大生态环保产业提供更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张洪表示,要适当调整部委职能,清晰界定节能环保产业主管部门或成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协调小组”。放开节能环保中介服务市场,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扶持民营企业进入。规划建立节能环保产品、药剂、材料交易市场。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节能环保服务新机制,推动节能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