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

来源:中央社院|作者:中央社院37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学员 丁娟|时间:2017-05-31

儒家思想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其核心思想仁政管理、义利观和诚信观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的重要载体,企业管理文化的发展尤为需要弘扬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髓,丰富企业管理文化内涵,促进现代企业的长足发展。

 

 

 

 

作者丁娟系中央社院第37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学员,民进重庆市铜梁区支部委员、铜梁区发改委副主任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的管理思想,一部二十四史可以讲就是一部中国的传统管理史。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长期居于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它不仅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其蕴含着一套治理的管理理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确立了以儒家为主兼容其他学术的管理理论,“半部《论语》治天下”反映了其强大的管理水平和生命力,时至今日仍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管理思想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增强核心竞争力,尤其需要弘扬传统儒家管理思想,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企业在百舸争流的激烈竞争中服务。

 

儒家管理思想核心要义

 

儒家的文化性格积极进取,主张入世,将“修身”的责任定位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人为出发点,以天下之治为归宿,从而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理论结合到一起,可以说从其建立之初,就是一种管理思想。

 

儒家思想的“仁”政管理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较大。孔子讲“仁”有100多处,最早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把“仁”作为儒家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规范。

仁的内容包涵“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核心是“仁”。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这表明孔子所说的“人”并不是孤立的、单个的人,而是一种人际关系,孔子正是把人和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理论的立足点。

这一思想体现在管理活动中, 最集中地体现在追求“修己以安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它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按“仁学”体系的要求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性情,然后又用“仁”的原则去管理企业。管理者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理性素质,才能管理好别人,也即孔子提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儒家思想的“义利观”

孔子提出了“见利思义”、“取之有义”、“先义后利”、“重义轻利”等思想,构成了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见利思义,义然后取”,明确以义作为谋利的准则,是社会责任和法律法规。“放于利而行,多怨”、“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辩证地分析了义利主从地位,如果利字当头,则夺利争权,导致矛盾激化,积怨积仇,不利于解决全局问题和大局问题。

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观点看,儒家义利观对构建我国现代企业新型义利观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儒家义利观是企业活动的企业伦理价值论,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对义利的理解、经营取向,不同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表述,但总是紧紧围绕企业的经营理念去判断、处理经济事务。可以讲“利”是经济,“义”是规则,义利的价值评判决定了企业的主要方向,是企业营造核心竞争力的基本遵循。

儒家思想的“诚信观”

“信”,孔子有许多精辟的论断:子贡问政中“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必不得已而去”,“去兵”、“去食”,“民无信不立”,“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此“信”是“信任”之意,由此可见,在人与人交往中,信任是基础或前提。“诚”,儒家中的另一位大家孟子将“信”进一步升华,上升至“诚”的层面。《孟子?离娄上》中说:“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明确提出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诚信”是儒家所一贯提倡并力求践履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企业的有序正常发展和繁荣必不可少。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领导学习儒家思想,成为“儒商”,需重视“诚信”,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的信誉至关重要,没有诚信的企业就没有未来可言。

 

 

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关系

深入分析儒家的“仁”政管理、“义利观”、“诚信观”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对我国企业从管理思想的角度去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更好地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探析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关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实行“仁”政管理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源泉

“仁”政管理要求企业领导者具有较高的修养,有才干,懂管理,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施仁政,严禁乱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选拔有才能的贤士走上重要的领导岗位。

通过仁政管理,使领导对员工有仁爱之心,爱护、尊重、帮助下级,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实行“仁”政管理有利于增强团结、互助、友爱、奋进向上的企业环境,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儒家“义利观”重义轻利, 提倡道义经商,反对投机取巧、为富不仁,并不是片面地反对利,而是认为用非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货也会在非正当的经营中丧失、破产。每年的3.15晚会都会披露并督促相关部门对少数企业见利忘义、制假售假进行打击,是社会舆论监督对正确的“义利观”有力的维护。

企业的经营过程是追求利润的过程,追求利润是谋利,但另一方面也是行义,“义”和“利”是统一在一起的。如果企业一味追求“利”(盈利)而忽视“义”(社会责任和法律法规),则会失去发展的大环境的支持,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只会导致企业后劲不足,生存困难,最终走向衰亡。作为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保障。

树立良好“诚信观”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儒家的“诚信观”从现代意义上讲,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一种用来评价人的基本尺度,更是现代企业必须遵循的黄金原则。

在儒家“诚信观”的影响下,诚信一直是中国商业道德的首要法则,战国时期就提倡“市价不二,国中无伪”,至明清之际讲求“以儒道经商”。梁启超对晋商和徽商的评价是:“晋商笃守信用”,徽商亦“贾而好儒”,能够“以诚待人,以信接物”。部门商会更是注重“片言重诺千金,无食言者可昭其忠信”。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秉承了我国儒家诚信观,良好的信用文化成了商家们的成功之道。

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其实与这个企业的诚信度密切相关,“诚信”是企业的品牌,也是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国际上许多大企业都很重视诚信伦理。比如,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曾说:“如果我在通用电气极力宣讲过什么的话,那就是诚信,这是我们最高的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 IBM把诚实作为企业的座右铭,松下公司把“赢得人们的信任”作为企业的价值观等,诚信正是这些大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

 

 

构建儒家思想的企业管理文化

树立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企业管理文化体系建设理念

一是树立儒家思想推崇的“能群善分”的管理组织理念。把企业的非理性的血缘、情缘文化理念,转变为现代企业的业缘、事缘理念,重构企业的理性文化。

二是深化儒家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把以员工为本、顾客为本和社会公众为本三者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企业在三者之间的位置;把握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从不同层次满足人的不同需求;以塑造人为本,既为人提供发展自己的机会,又为企业培育有用之才;以尊重人为本。

三是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儒家思想精髓,并建立与其配套的管理制度,保障其贯彻执行。中国企业在建构企业文化中,一定要超越形式主义,以企业经营灵魂塑造为中枢,用儒家思想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集体价值观,培育企业的集体行为。

四是树立长期培育用儒家思想构筑的企业理念。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曲折的灌输、理解、应用、反思和提炼创新的过程。

明确儒家思想理念为核心的中国企业管理文化体系方向

一是再造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哲学。企业哲学的再造,目标是培育贯穿中国儒家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哲学系统,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从以人为中心的角度,要求企业要关心顾客和员工的物质利益和需求,更应当关心顾客和员工的精神利益和需求,把人置于自我实现的地位予以关照。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哲学再造还必须与企业自身情况特点相结合,与科学理性的思想相结合,与科学发展观相促进,才可以保证企业经风浪而不败,经巨变而通达。

二是再造儒家思想为核心实施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全员的一种共同信念,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解决企业奋斗目标和奉行的基本行为准则,为全体员工提供评判是非的标准,是调节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导向体系。

通过不断强化儒家思想的“以义制利”,在企业内部建立组织激励机制、全员激励机制、长期激励机制、相互激励机制和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确定以生存的价值观、发展的价值观、有意义的价值观为主的企业价值体系。

重塑以儒家思想理念为核心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重塑,目标是培育市场经济精神、时代精神、企业个性精神相结合的三维精神系统。儒家倡导“入世有为”,对国家、社会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企业精神的高层次目标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以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回报社会,进而赢得利润。

企业精神也应当具有个性特征,中国企业必须深入理解研究儒家思想,形成企业精神的支撑效应、决策效应和塑造效应,并由此彰显鲜明的企业精神个性。企业精神只有突出鲜明的个性,包含了企业全体成员的理想,员工才会受到激发、鼓舞和鞭策。       

重构以儒家思想理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

一是建构儒家文化意义符号管理制度。企业统一的经营理念及传达这些理念的物质、行为符号,是一种文化语言、文化指令、文化暗示,是一种界限、标准,也是员工把自己归属于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意义符号系统。对它们进行有效管理,是健全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的首要要求。

企业经营者要深刻认识儒家文化意义符号系统的精神规范作用和指令作用,在实践中下大功夫完善它们的同时,形成对它们的阐释、传达、宣传、培训、实践、维持、传递、变更等方面的制度,使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企业管理文化体系真正达到管理作用。

二是建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训练管理制度。企业的灵魂要深入人心,必须有一套企业文化训练管理制度来强化和引导员工行为。

技术和技能还只是企业的有形资本;意志和精神,则是企业的无形力量。培训有助于用训练的方式,强力把企业的理念,积淀到员工的意识层次中去,使员工在任何情况下,使有限的技术和技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除了集中培训外,企业要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制度,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使企业文化达到塑造人、发展人和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目的。

 

 

本文系独家原创,媒介转载须注明来自“中央社院(zhongyangsheyuan)”,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中央社院37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学员 丁娟

责任编辑:宣传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