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题之四:探寻统筹城乡教育“重庆路径”
编者按:1月6日至1月13日,市政协三届五次全委会和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先后召开,为展示民进会员中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风采,特编辑“两会”专题。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决定》第11 条明确指出:“保持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4%的比例,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在第6 条中还强调了“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探索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模式”等内容。《决定》的这些表述,用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民进市委常委龚春燕的话来说,是“科学诠释了统筹城乡教育‘重庆路径’的精髓和重点。”
这是怎样一条“重庆路径”,我们应该如何走好这条统筹城乡教育之路呢?市政协三届五次会议期间,龚春燕委员向记者讲述了民进市委关注这一课题所做的探索。
去年年初,民进市委发挥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资源优势,展开了关于“促进我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调研,从年初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调研组的足迹遍及我市“一圈两翼”,也延伸至四川、河北、安徽等省,“调研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为我们形成的意见更具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提供了保证。”龚春燕说。
且不说在安徽铜陵等地调研取经收获颇丰,就是在同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调研组成员也为其成功模式所深深折服。
那么,我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又该如何应对?
民进市委调研后认为我市城乡教育存在的“四大差距”: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大、城乡办学条件差距大、城乡师资配置差距大、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大。
龚春燕说,从硬件条件来说,虽然这几年我市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改观,不少校舍已经焕然一新,但教育设施设备、图书等配置还有欠缺;而农村师资配置上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体现在教师结构,比如年龄结构上,农村教师年龄偏大的比例较高,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农村还比较落后,教学质量难以达标。
他说,造成城乡师资配置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长期以来师范院校毕业生“优生优配”,导致农村地区师资的质量整体落后于城镇;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教师选拔方式,特别是城镇重点学校多措并举吸纳优质教师资源,导致农村优秀中
青年教师大量外流,这种单向流动机制给农村学校师资配置带来了严重影响。
“建议我市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民进市委呼吁统一核定全市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标准并细化项目,尽快实现农村生均教育经费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并在生均拨款的基础上,由市级财政划拨专项经费保障偏远地区学校的运转。加大对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全面实行中职免费教育。
在师资配置上,民进市委还建议调整城乡教师编制标准,增加农村教师编制数量,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并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对农村教师的交流和培训力度。
“还要合理布局并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继续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配置好图书、实验设备、远程教育设施等资源。推动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学生无条件开放,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走好统筹城乡教育的‘重庆路径’!”龚春燕强调说。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