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的一些感受
我对参政党理论研究工作的一些感受
——在民进市委理研会年会暨理论研究成果交流会上的发言
民进市委理研会会员、重庆文理学院高级经济师秦继伟
2014.10.3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会员同志们:
我是来自民进永川区委重庆文理学院支部的秦继伟,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交流机会。由于是即兴发言,准备不充分,就言简意赅地谈五点感受。
第一点,我想先谈谈写作心态。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从事理论文章的写作,是自己主动想写呢,还是当着一个政治任务去完成呢?可能每个同志都有被组织安排写作的“第一次”,这至少说明领导对我们的写作能力是高度认可的,我们应该珍惜这种信任。我的一个感受是,消极的态度是很难催生出好文章的。
第二点,从个人素质提升的角度讲,写作理论文章确实能够提高我们对一些热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这是因为,写作理论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许多想法加以梳理,还能在成文过程中深化认识,甚至产生新的、更成熟的想法。对一个喜欢理性思考的人来说,文章完成的那一瞬间,真的是很有成就感的。
第三点,从社会效益来看,我们民进会员都是很有思想的,但你不习惯或者不勤于用书面文字将这些思想表达出来,它们就可能永远是深埋在你脑子里的念头而已。但写成文章就不一样了,我们区委会、市委会甚至民进中央会以合适的渠道和形式来发表你的文章,可以在民进的会内外与他人分享。古人强调立德、立功、立言,尽管我们的理论文章只占人类知识的沧海一粟,但我相信好的思想是经得起时间检验,最终会发出熠熠光辉的。
第四点,我想谈谈自己增加理论文章深度上的一点打算。就是将理论文章的写作与学术论文的写作结合起来,加深理论文章的学术性。一般的政治理论文章与传统意义的学术论文不仅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关键是学术性还是要欠缺一些。我近20年一直是做经济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最近在读新制度经济学和法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在学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之后,我感觉理论上的制度建议要成功“落地”是何等的艰难!于是我在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希望市委会能在理论研究成果的转化上加大工作力度。比如,有些理论文章中好的建议可以整理为社情民意甚至两会期间的提案,有些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文章可以再协助作者打磨一下,向相关的学术期刊投稿。当然,我们作者自身也要与时俱进,在问题选取上更具有现实意义,在原因分析上更具深度,在政策建议上更接地气。
第五点,对市委会领导和会员同志们的一点小小的建议。我认为,虽然我们民进会员主要来自教育、新闻、出版界,但我们局限于上述三个行业,而在很多大众关注的问题上“失声”。学术界有一种说法,就是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共同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五大支柱,其中经济学和法学更是万众瞩目的“显学”!应该说,我们的会员中熟悉上述学科的同志很多,甚至在座的同志中很多是专门从事这些学科的学术研究的。既然我们有这样的人才优势,何不充分发挥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作用呢?“智库”肯定是举国上下下一步关注的焦点。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下,我觉得我们民进重庆市委真的将智库角色扮演好,在更多的场合发出我们更加响亮的声音,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我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刚才,侯东德教授在发言时谈到了他对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初步构想,应该说理论框架已经非常完备了。我希望我们民进重庆理论研究会能在侯教授的带领下,将智库工作尽早、尽快、尽心、尽力地做好!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作者:秦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