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生诠释65周年建国岁月

来源:中国新闻网|作者:记者梁琼心|时间:2014-10-10

      文中百岁老人李世瑚为重庆市第一批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9月30日,中国新闻网记者对李老进行了采访。

 

百年人生诠释65周年建国岁月

 

中新网重庆10月1日电(梁琼心)201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65年来中国的变化如何,经历一世纪沧桑巨变的百岁老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诉说这65年的故事。

  刘传湘,104岁,现居住于重庆市江津区几门街道小西门社区。在解放前,刘老曾帮助过冯玉祥在江津的抗战募捐。

  “现在觉得自己很自由,受到政府的尊重,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刘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改变莫过于身份地位提高了。

  抗战时期,刘传湘在江津女中担任教导主任兼班主任,一个月工资80银元,是一家老小13口人的衣食来源。刘老说,那时物价飞涨,80银元的收入并不够用。

 

 “解放前,没戴过表没用过钢笔。”解放后,刘老每月的工资在供家里13口人生活的同时,还有余钱。现在刘老每个月的退休工资4000多元人民币,此外政府每月给予300多元人民币的高龄补贴。

  在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刘老一家住的是学校的房子,没有自己的房子。而现在刘老住的是子女在高档小区买的房子,宽敞明亮,家具齐全。而孙一辈的,“不仅有房,还有车,还买了车位”。

  说到自己的子女儿孙,刘老满心安慰,8个子女都有工作,子女中有工程师、会计、教师、工会主席、工人等等。现在刘老的子女们都退休了,每个子女都有房住,生活都有保障。而孙一辈的,基本都上了大学,找到了好工作。

  和刘老一样同为教师的李世瑚,现年100岁,是重庆市第一批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李老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和教育,她在100岁生日那天,捐献出自己的10万元人民币积蓄。

  李老有5个女儿,女儿们都经历过上山下乡等时期,一路走来,对中国沉淀了深厚的感情。后来3个女儿在20世纪80年代出国,出国后每年都会准时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国外也时刻关注着中国的发展。

  80、90后的人,习惯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而这些对于李老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李老感叹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现在来回国内外很方便。李老出过两次国,分别在自己七十多岁和八十多岁的时候,而在过去出一趟国不容易。

  两位百岁老人谈起这65年的变化,都感慨万千,他们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中共建国、改革开放等时期,前后跨越了一个世纪。他们用百年岁月,也见证着65年来中国的成长。

作者:记者梁琼心

责任编辑:宣传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