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龙鳞石海

来源:綦江区委会|时间:2013-03-05
 

龙鳞石海留给我最初的印象,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万盛石林镇多数地方还比较贫穷。有位南天门的老乡曾这样说过:“这儿的泥巴都撒在石头缝缝里,栽点包谷、红苕秧秧都活不到几根……”更有玩笑说当地的小伙子很难娶到山外的女孩做媳妇,而当地的女孩子到了婚嫁的年龄后纷纷选择嫁到大山外,究其缘由是贫穷所造成的。

想想大自然真的很不公平,远古的地壳运动没有带给石林镇大片平整而肥沃的土地,而是造就了沟壑交错、山高坡陡、石多土薄的喀斯特地貌。自古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先民们开荒繁衍,艰难地创造和传承农耕文明。但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虽有人定胜天的豪迈情怀,仍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生活的窘迫现状。

细细数来,世界上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很多。比如中东地区:漫卷风沙,让阿拉伯民族千百年来只有靠游牧为生。造化弄人,大自然给予了恶劣的生存条件,就必定赋予你另外的回报。因为工业革命的需要,中东发现了石油,他们千百年的生生不息,终于换来富裕的资源回报。

同样的,中国的改革开放,旅游的兴旺发达,也让渝南边陲石林镇的乡亲们,有了期盼富裕生活的理由。因为,这里发现了大量姿态各异、巧胜天工的石头——龙鳞石海藏在深闺千万年后,终于向世人揭开它神秘而美丽的面纱。

龙鳞石海最初的开发,原始而简陋。

记得在1991年暑假某天,我的两位中师同学来到万盛,邀约我一道前往万盛石林旅游。一位同学叫朱永能,是我们中师班的班长;另一位是刘成伦,班上的学习委员。我们乘车到了石林镇政府所在地后(那时叫两河乡),在当地乡亲的指引下,顺坡而上,花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才来到龙鳞石海的大门前。

举目四望,验票大门前后坡地栽上了一些树木和楠竹,周围有一些农家乐。一条简陋石梯从大门穿过,消失在山顶石峰树林间。经介绍,视野尽头那处矗立在云端间的石峰就是龙鳞石海著名景点之一——将军石。

几位乡民带着滑竿前来招揽生意,可任他们怎样吆喝和降价,我们都执意要步行上山,婉拒了他们的一片热忱。两位年轻的村民不甘心,抬着滑竿一路跟着我们。其中一位姓王的青年十分健谈,沿途就是他不停做我们的免费导游。

一路下来,我们大致了解了龙鳞石海距万盛城区约20公里,形成于奥陶系时期,成岩年代距今4.6亿年。主要景点有将军石、香炉山、石扇石、石鼓坪、孕妇山、一线天、情侣石、刘公墓、佛手石等等。在下山的时候,我们终于不忍他们半天热情,答应座他们的滑竿下山。自然又是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讲定每副滑竿5元,从石林一直抬到两河乡政府所在地(现在已经永远不可能了)。朱永能有170多斤的体重,他怕抬滑竿的人瘦抬不起,就对那位体魄健壮、善于言谈的王姓青年说:“我要座你的滑竿,因为一看就知道你力气最大。”他们抬着滑竿几乎就是一路小跑,耗上了一个多小时。两位同学觉得他们辛苦,分别的时候又多给了每副滑竿五元。就这样,我完成了龙鳞石海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些形态各异的石头、优美动人的传说,连并乡亲抬滑竿时候唱的歌词都一并装进了我的记忆中,成为龙鳞石海的一部分:“天上明晃晃哦、地上水凼凼哟……弯弯头、慢慢走……”

之后二十多年的岁月中,我或与学生出行、或与亲戚同行、或单位活动、或学习采风,我都记不清楚到过石林究竟有多少次了。虽然去龙鳞石海的次数太多,但每一次去都没有产生厌倦之感。相反,每次去龙鳞石海都心旷神怡。仔细想想,龙鳞石海可以用十六字概括:石貌奇异,洞缝并存;山水交融,人文辉映。

这里的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人物,有的像动物,有的像宝塔,有的像钟鼓……许多地方似人工堆叠,却是天然宛成。像将军石、香炉山、石扇石、石鼓坪、情侣石、佛手石等等,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名声在外了。其中石扇石作为龙鳞石海的旅游标志还在各种新闻、海报、日历、广告中反复出现。根据资料介绍:其扇面呈南北摆放,扇高近6米,扇面直径约6.5米,最厚处不足2米。扇面重近200吨。扇柄高约1.6米,最宽的一面约为1米,最薄的一面不足0.5……任何一位到龙鳞石海旅游的游客面对石扇石亿万年矗立而不倒塌,都会啧啧称奇。

我去过福建虎啸岩等多处全国有名的石缝一线天,虽然各具特色。但我一直觉得龙鳞石海的石缝一线天最有魅力。一是多而密,在景区里就有三处;二是深而长,最长的一线天长达300米左右,而宽则在1—2米之间,最深50米左右。三是与其他景点交错,并非孤立的单一景点。站在缝底仰望,只见一线蓝天和绿色枝叶,偶闻蝉鸣雀啼。一声长啸,直引得石壁阵阵回音,加上岩壁滴水非溅,恍若隔世。

地面上的自然景观本已经够美妙了。更奇的是这里还有一处地下溶洞——天门洞。其溶洞的规模同样不小,近一千米的走廊,可以观赏五十多组奇特的天然景观,如天山瀑布、石莲彩花、猴王西行……既玲珑剔透,又辉煌壮丽。

在卢花湖畔,还有一处人文景点,就是刘公墓和梁公墓。刘公墓相传为清道光年间的道台刘乾顺的坟墓。但我每次去的时候看得最多的还是梁公墓。墓主人叫梁忠先,墓碑上其儿子辈为“启”字辈。在梁氏族谱中,我还记得与我相邻的几个字辈:“启后永昌隆,正大光明远。”与之推算,墓主人与我相差有九个辈。从其坟墓的规模看,想必我的这位先祖必有一番显赫的生平吧。

我众多的龙鳞石海旅游中,有几件小事有必要述说几句。一次是19965月吧,大舅爷从成都回来(也是他最后一次回万盛),全家陪着他到龙鳞石海。在检票口前,他掏出老干部退休证,看能否免票?没有想到不仅免票,工作人员还特意扶着他走了几步,说“你老慢慢走,要注意身体,欢迎大万盛石林旅游……”让大舅爷一番感慨:“万盛石林的经营有水平,而且很人性化,全国很多地方的风景区根本就不承认我们的退休证”。

还有一次,东林中学组织师生到龙鳞石海春游,我一直屁颠屁颠地跟在张老师的后面,以至于她班上的学生都觉得有些诧异。那年我正追求着她,龙鳞石海之行加深了我们的印象,后来我们成为了夫妻,开始了美满的婚姻生活。

今年国庆,妻子娘家人都来龙鳞石海旅游。一路之上车多人多,景区处处有看头,特别是欣赏了苗王踩刀山绝技,更是让此行留下深刻印象。二姐说:“走了很多地方,却发现最美的就在身边……”

是啊,当初种植的小树苗,如今已经枝繁叶茂;当初崎岖的羊肠路,如今换成了青石板。龙鳞石海的面积也从最初的几平方公里已经扩展到现在的二十平方公里:情侣石外有了桃花钨,千塔城中又变雾石林,香炉山下建了芦花湖……龙鳞石海从单纯的自然景观,逐渐融入了更多的人文特色。一年一度的睬山节越办越红火,越办越闹热。就连苗家绝迹踩刀山也成为龙鳞石海传统节目之一了。景区从原始景点升格为A5A景区。就连它的名字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渝南石林,到之后的万盛石林,再到现在的龙鳞石海,都足以见证龙鳞石海在二十多年时间里的不断建设,已经成为万盛的精品旅游。

龙鳞石海的不断变化,受益的有很多人,但周围的乡亲肯定是最直接的。看来来往往的游客,探望大山的容颜;看川流不息的车辆,成为乡村的风景。品尝农家菜,喝口苗家酒,带点土特产,游客的脸上挂满了幸福,乡亲的心里就填满了幸福。

每次倘佯在龙鳞石海里,随处可见鱼鳞状的巨石,还有那些数以万计的镶嵌在石头中的直角石,看着它们摇曳的形态,似乎让人能穿越亿万年,来到的奥陶纪、寒武纪,见证地老天荒的岁月痕迹。而二十年,只是弹指一挥间。

造化弄人,石头也会产生财富,带来富裕吗?在龙鳞石海,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