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帕,三吹三拍,歌声

来源:江北区委会|时间:2012-08-16

1972年1月,我下乡插队落户川南山区雅安的名山县。名山属于浅丘陵地区,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出产丰富民风纯朴。著名的蒙顶山茶树王就在这块土地上枝繁叶茂了上千年。当年,就是这块深情的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热情的人们的把我相拥在怀抱里,让我这个从未见过田土庄稼的城市女孩新奇又快乐地融进了这里的青山绿水,和这里的乡亲们一起生活了一年零九个月,这段经历成为了我人生的宝贵财富!今天的回忆是悲壮的,但更多的是甜蜜的,愉悦的,幸福的!

记得72年的一月成都出奇的冷,但25号这天却艳阳高照,早晨八点,我和几百个下乡知青在成都人民南路广场进行上山下乡宣誓活动,活动结束便登上解放牌大卡车去乡下。耳边是激越的口号声和震天的锣鼓声,眼前是红旗飘舞和相泣道别。我特别的冷静,低下头不看母亲担心的表情不看连芳忧伤的面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再见了成都,再见了妈妈,再见了连芳!”大卡车启动了,我仰望蓝天,在心里默默呼喊着。

大卡车在颠簸的泥巴公路上跑了五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名山县城了。县城像一根筷子,街头进街尾出,不拐弯不分岔就一条街。我所在的城南公社就在县城外的路边上,在公社伙食团吃了饭,就该下生产队了。这时一位五十岁的大伯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上来,二话不说背起我的行李就走,我赶紧跟在他们后面。山区的田间小路上,他们俩走得大步流星,我在后面跟得扑爬跟斗,八里多的路程走了一个多小时,这中间晓得了大伯是生产队长,女孩叫凤子比我大两岁,是房东的女儿。快到生产队了,远远望去那半山腰村庄的晒坝上站满了来迎接成都知青的老乡。除了小孩,男男女女头上都包着白头帕青头帕。回头看凤子也因为走了远路,一张红扑扑的脸蛋在白头帕下笑眯眯的哩!

雅安的农民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包头帕。头帕只有两种颜色:青色和白色,是细布做成的,一根头帕大约丈把长,包在脑壳上一大圈,活像一个大蘑菇。刚下乡插队那会儿见到头帕时,觉得头帕土得掉渣一点也不好看。可是,在和乡亲们的朝夕相处中,我从头帕中看出美来了。特别是新的或漂洗过后的头帕,雪白雪白的、青悠青悠的,包在头上还真是别有一番韵味呢!我记得,我的房东女儿凤子,出落得水灵灵的,也是天天包着白头帕。我下乡没多久,凤子妈妈给她说了户人家,家境很不错的,凤子就是包着雪白的头帕由我陪她去相的亲。临去男家时,我建议凤子不包头帕,可凤子和凤子妈妈都不干,硬是包着一条新白布头帕去的男方家。我给凤子抹了点我的雪花膏,哎哟,那大蘑菇样的头帕下面是一张唇红齿白的圆脸,漂亮极了,男方家的小伙子好喜欢哦。

春日载阳,我们在坡地上干活,中午时,太阳会晒得人满脸通红,可包白头帕的年轻人,依然不肯解下头帕来凉快,他们说,头帕解下来遭山风侵了脑壳,头会痛的。不过,也有两三个村姑,也特别羡慕我的长辫子好看,也试着解下头帕来,当时,可把我看呆了,那白头帕包裹着的,竟是一头乌黑发亮、又浓又密的瀑布般的长发!可待到干活时她们又忙不迭地包起来,于是,青青的山坡上,零零星星地点缀着白头帕、青头帕,是山区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呢。

除了凤子,生产队还有一个姑娘让我终生难忘,她就是桂桂阿嬢。桂桂阿嬢只有二十七八岁,因为辈分高,乡亲们大都叫她阿嬢。桂桂阿嬢是个瞎子先天性的,是养在娘家的老姑娘。桂桂阿嬢眼睛瞎了,可心头明亮得很,而且还天生一个好嗓门。桂桂阿嬢天天在家里跟到广播里学会了唱歌唱样板戏。不管是冬腊月寒天还是五黄六月夏日,我们在坡地里做活路,桂桂阿嬢的歌声就会远远飘来,那歌声的美哟,就像黄莺儿的啼声清脆婉转,就像三伏天的清风沁人心脾,就像淙淙的溪水流过山间!真的,这歌声顿时赶走了田间劳作的辛劳,忘记了思念家乡的痛苦。时间长了,我会情不自禁的跟着桂桂阿嬢歌声唱起来,空旷辽远的山坡上,这远远交汇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缭绕在青山间绿水中,十几二十多里远的地方都听得见呢。桂桂阿嬢也知道了,生产队的成都知青唱歌的事,就央求她嫂子一定要“见”我,可桂桂阿嬢的家在山那边,歌声从蓝天白云间飘过来很近,但是走路的话却要翻过山头走过山谷要走接近一个小时呢。见我好久没去,桂桂阿嬢都急哭了。这天,桂桂阿嬢的嫂子领着我去她们家里。桂桂阿嬢听说我要来,早早坐在院坝里等我。看到桂桂阿嬢的一瞬间,我也是惊呆了,那包着白头帕下的是一张美若天仙的脸庞,除了眼睛睁不开,那鼻子那嘴巴那瓜子脸那雪白的肌肤,就是她们家堂屋里挂的七仙女下凡了嘛!桂桂阿嬢用双手细细“看”我,从脸“看”到身上,然后摸到我的长辫子半天没有松手!

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雅安山区还很贫穷,乡亲们很少有吃肉的时候。雅安山区盛产黄豆、玉米,生产队不多的水田里,还产少量的糯米,乡亲们的主食就是饼子。饼子的做法极简单,用黄豆面和玉米面,还有极少的糯米面掺合在一起,做成斤把重的大饼子,先在蒸笼里蒸熟,然后放在家家户户都有的火塘里烤。冬天雨雪霏霏时,不出工,是最幸福的时刻,一家人围在火塘边烤饼子,烤十多分钟翻过面,再烤十多分钟,饼子就两面焦黄香气扑鼻了。于是拿起来吹三下拍三下,吃在嘴里糯滋滋甜丝丝的,那份其乐融融,难以言表。乡亲们管那饼子叫“三吹三拍”,那时候乡亲们干活要走十几里二十几里山路,中午不能回来,干活的人就带上这“三吹三拍”当午饭呢!

如今,山清水秀的雅安山区被开发成了旅游胜地,干净利落的农家小院里是城里人休闲的好地方。住在散发着新谷草清香的农家厢房里,和包白头帕的农家大嫂推磨打场,和包青头帕的农家大爷共饮醪糟酒,吃“三吹三拍”,那份“把酒话桑麻”的乡音乡情,把人的心田温润得暖暖的……我常常想,凤子该当祖母了吧?桂桂阿嬢还好吗?她的歌声还在那个小山村里飘荡吗?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