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进风采/文艺荟萃/构建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文化

构建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文化

基于有效的阅读教学行为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渝中区委会|时间:2012-11-02

内容摘要

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故专家们也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从这种意义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聚焦课堂既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提升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有效的教育就是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生命力的课堂文化就是在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前提下构建的。所以,关注有效的阅读教学行为就是关注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课堂文化      有效教育      有效阅读教学

正文

一、背景阐释

1.教学现状与缺失

进入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耗低效现象,要么是内容太多、太杂,“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重点;要么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缺乏价值;要么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缺乏学科特点;要么小组合作,人声鼎沸,热闹喧天,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方法;要么出现拔高或降低阅读要求,该抓的没抓,不该抓的纠缠不放,课堂缺乏有效的目标等等。语文课堂缺乏学科含金量,课堂文化显得苍白。

2.传统的课堂对话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课堂的对话只是单向的呈现。教师以讲台为中心。其次是典型的一问一答式教学,教师接连地提问,学生惯性地举手,指名,学生短促的回答,教师补充讲解,下一个提问的设定……再者,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垄断了沟通。这种课堂就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单向性,由教师向学生讲授课本知识成了教和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对话文化。

二、概念阐释

1.何谓课堂文化

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为师生所自觉遵循和奉行的共同的课堂精神、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课堂文化建设以科学的教学观为前提,以课堂为主要空间,以行为实践为主要形式,促使学生逐步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民主平等、合作探究的文化意识形态。可以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

2.何谓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学习做人。由此可见,课堂上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过程,就是课堂交流文化构建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核心是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真正让学生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到主动和谐发展的凭借。同时又是交流合作促进语文课堂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要充分关注阅读教学,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3.有效的阅读教学

教学的有效在于学生的收获、增长和发展。

沈大安老师也这样说:“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的理想状态就是通过教学把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变成他们的现实发展水平。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三、探索路径

1.准确把握课标

小语专家崔峦老师说:“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我觉得阅读教学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①专家们说:课堂教学要变讲课文为学语言。要让教学重心移动到“语言”中来。正如杜威所强调的“语言是建构来的,不是大人教会的”。 因此,阅读教学关注点不是在“写了些什么”,“而是在怎样写的”。这就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习得语言,这就是语文的课程价值和学科价值。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科学地把握有效的阅读的方向,选择交流主题,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文化。

2.明确年段目标

崔峦老师说在教学中要落实年段目标,体现阶段性;还要望着总目标,想着相邻年级的目标,体现阅读训练螺旋上升、稳步推进的连续性。还说在确定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时有两个因素是需要我们考虑的,其中一个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高耗低效现象。特别是中段阅读出现“越位与不到位”的情况。就其原因主要是年段目标意识不强。对中段的阅读到底教什么?这个单元这篇课文这堂课该教什么?学生凭借这篇课文学些什么?老师不够清楚。如果年段目标明确了,课堂教学的方向也就明确了。学生在每个学段的训练重点,教师也明确了。只有这样,学习才会有梯度,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增长。

3.科学分析学情

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任何有效教学都是基于真实的课堂,都是针对学生实际状况的教学。所以要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能力,找到最近发展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在理解的层面上,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老师,你一定要知道教学的起点。

例如,我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精读文《检阅》。在确定教学目标前,我深入分析了我班学生。经过了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初步的阅读感受,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能借助课文中的图画读懂内容,了解词句意思。进入三年级的学生阅读已不再是“零起点”。于是,我思考:对于《检阅》这个文本,哪些是我班学生可以自己读会的?如课文的生字词学习(学生可以借助上下文、查字典等方法),课文内容归纳(可以借助老师提示如表格式的填空等)。哪儿是需要老师引导、点拨的,是学习的困难点和阅读的关键点?如文中人物矛盾的心理,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在这个学段学习这个文本,需求是什么?这个文本的语言及交流对话的价值是什么?这样一分析才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只有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起点、盲点,才明白面对三年级的学生,面对这个文本我该“做什么”“教什么”,才能找到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增长点,真正关注学生,提高实效。

4.准确研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我们凭什么去对话?对话什么?一切皆在细读文本之中。通过静读发现这个文本的在我的教学中的价值。这个文本在言述什么?为什么这样表达?用意何在?启示何在?

细读三年级《检阅》时,读懂这是人性美的检阅。回过头看看文本语言、揣摩写作方法,通过抓人物的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活动,突出人物的个性,刻画人物形象,关注文本关键词段品读,习得言语应该是文本学习的重点。

关注《检阅》观众的评价“这个小伙子真棒”和“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作者用了8个自然段来写“这些小伙子”,用1个自然段写“这个小伙子”,可见作者的价值倾向在“这些小伙子”身上,同时我们关注文中另一个观众纠正说。”一个“纠正”,也非常鲜明地显示了本课的重点——“这些小伙子真棒!”所以,紧紧围绕重点句,也是课后第二个问题展开设计、教学。通过细读文本找准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避免繁琐的分析支解文本,这是“走出文本”后的思考。    

阅读教学必须关注文本的语言呈现形式,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习得语言。文中“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这样5个连续问句呈现,是文本独特的语言形式。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身处小伙子们的矛盾冲突中,设身处地认识人物,理解内容;另一方面又是朗读指导点,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思维训练、言语表达点。5个问句连续出现的语言形式,充分体会人物心理活动,这种语言现象应是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有较高的价值,也是值得选择和确定的教学对话内容。只有关注了文本,有了自己的感受,才可以立足教材,立足学情,制定目标,设计教学,从容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

5.精心设计教学

1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

 布卢姆说“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②由此可见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有效的教学以制定明确的、恰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首要条件。而要制定这样的课时目标,我们必须思考一堂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从哪些方面去确定,如何根据学生、教材、年段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将课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和,体现于“学生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

2)构建有效的教学内容 

 在向度上,教学内容必须符合目标的指向,与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质量上,教学内容要有课程必需的内在知识含量和教学价值;在数量上,教学内容能对达成目标提供足够的支撑。我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检阅》时:结合之前的分析,读了单元导学、课文、课后练习后,确定了以下重点内容作为这个文本的教学价值。关注“两句话”——为什么一名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关注五个问句,独特的文本表达形式。

3)开展有效的课堂对话

课堂教学对话是师生或生生围绕课堂教学的主题所进行的多重互动活动。这是一种“多向型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中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师要自觉地为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互动创造条件,营造信任与互爱的对话环境,创设情境化的对话,从而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的“对话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有效的教育只有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课堂,立足实践,才能找到起点,到达生长点;也只有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生命力的语文课堂文化才能得以凸现

【注释】

① 布卢姆:《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40年的回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② 崔峦:《求是 崇实 鼎新——崔峦小学语文教育文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9 

【参考文献】

1薛法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内容的重构》上海教育出版,2008.5

2、吕赟:《教育理论与实践通讯·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山西省教科院出版,2009.9

3、莫芮:《国内外教育文摘·教育的起点应该是多高》山西省教科院出版,2007.9

4、赵辉:《教育理论与实践通讯·课堂的“简约”》 山西省教科院出版,2010.4

5、孙景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

要求》语文报社2004.11

6、钟启泉、姜美玲:《教育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和路径》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

7、莫淑仪:《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香港新世纪语文课程的解读与思考》语文报社2005.4
8、崔 峦:《求是  崇实  鼎新——崔峦小学语文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9 
9、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肖川: 《有效教学的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夸美纽斯《大教育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