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必须”:行动纲领 号声嘹亮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时间:2013-03-05
   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报告指出,围绕这一主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这八个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这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和共同信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应当成为我们的行动纲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当作真正的英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

  1922年党的二大就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在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观点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如: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为群众谋利益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和归宿,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党制定政策的基础,发动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等等。

  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载入党章。毛泽东总结:“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是两条根本的原理。如果怀疑这两条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在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得到极大迸发。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90余年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

  在革命时期,毛泽东鲜明地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提供了保障。

  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的工作重点是领导全国人民搞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以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一判断非常可贵,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可惜的是,此后一段时间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反复,发生了曲折。

  事非经过不知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那就是党中央反复强调并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重申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我们一定要坚定这一信念,不动摇、不折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领导人民起来闹革命,就因为在三座大山统治下的旧中国不仅公平正义缺乏,更无和谐可言。为此,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许多不公平的事情要逐渐走向公平。哪一天都有不公平的问题,因此我们哪一天也要解决问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建设时期,为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会繁荣发达,党会经常保持活力,人民事业会欣欣向荣,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的分析,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其目标是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一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正是社会主义中国既强大又可亲的写照。

  可亲意味着和谐,当然其中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并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法。毋庸讳言,在一段历史时期内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教训也是宝贵的财富。

  拨乱反正后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事情逐渐走向公平”的历程,是中国变成一个强国而又亲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过程。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认识来之不易,信念贵在坚守。公平正义、社会和谐,一定要成为我们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的目标和信念。

  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和平发展,这是30余年来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为正确的、全国人民感同身受的共同信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已使中国人民确立了这样一个信念: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也许有人会问:中国改革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新生活的期待。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也不是社会主义,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也许还有人会问: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一句话,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中国的发展对世界而言是机遇而非威胁。

  中国需要和平发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精辟地分析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阐明了争取较长时间和平环境进行国内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没有武力扩张的传统。世界近代史上一些国家崛起的背后无一例外伴随着冲突、扩张,当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曾是它们肆意宰割的对象。但现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国际社会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这些论调恰恰反映了某些国家的失落与无奈。

  事实胜于雄辩。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中国谋的是和平发展,想的是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国的和平发展将继续下去,中国也必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的共同信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关键。“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毛泽东曾指出,中国革命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在建设和改革时期,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仍是中国共产党。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信念。

  邓小平曾鲜明地指出,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经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卓越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的责任重大,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光荣。面临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等诸多考验和精神懈怠、脱离群众等众多危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信念指引未来行动,行动需要同心同德。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这八个基本要求和共同信念,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召唤,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是值得珍视并需长期坚持的共识,理当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以贯之的自觉行动。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不甘人后、敢为天下先的13亿中华儿女,团结起来,行动起来,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书写新的中国传奇!(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