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学苑/学习园地/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

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时间:2011-10-17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方面,运行得稳定有序、效能的充分释放,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统一战线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找准着力重点,努力提高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一、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前提在于把握鲜明内在特质

  制度效能是参与主体功能定位、职能权责的综合体现,表明了制度原则的规范要求;是机制衔接、程序运转的终端反映,展示了制度功能的整体效应;是作用发挥、价值彰显的衡量标准,决定了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向。多党合作制度历经60余年砥砺前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探索的智慧结晶,积淀和形成了鲜明的内在特质。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特质,是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重要前提。

  准确把握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方位。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奠定了和谐政党关系的制度格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

  准确把握多党合作制度的独特价值。多党合作制度以发扬民主为理念,倡导平等相待、坦诚相见,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协商,在协商基础上推进决策,蕴含着同心同德的思想内涵;以共同事业为目标,致力国家振兴、人民幸福,共谋科学发展,共促社会和谐,展示出同心同向的价值追求;以合作共赢为准则,坚持和衷共济、亲密协作,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整体利益与具体利益有机统一,体现了同心同行的实践导向。(作者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 )

  准确把握多党合作制度的功能优势。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构建和谐的独特功能作用,能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进共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认同,最大限度地实现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社会力量、减少社会内耗,广泛调动、组织和优化各种政治资源;能够及时了解和反映各方诉求,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吸纳合理利益需求,有效协调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

  准确把握多党合作制度的目标指向。政党制度的发展走向,必须立足具体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实现科学发展。推动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健全有机衔接、程序严密、功能互补、运转顺畅的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多党合作制度执行力。发挥多党合作制度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充分彰显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构建科学系统的制度范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独特类型,不断增强多党合作制度的影响力。

  二、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关键在于提高制度科学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为参与者,在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中都承担着重要职责。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既要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带动,也要靠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协力推动。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必须着眼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立足历史定位和自身特点,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核心,以加强参政能力建设为基础,共同推动多党合作有序运行、有效落实。

  坚持党的领导,秉承制度内核。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多党合作制度最为重要的准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不渝、毫不动摇。这就要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辉煌成就,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更加自觉地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自觉抵制西方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渗透影响。深刻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水平,实现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

  注重统筹协调,提升制度价值。多党合作制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实践价值取决于制度结构的整体功能和制度安排的协调运转。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需要着力优化制度设计,促进多党合作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紧密衔接,推动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有机结合。强化制度功能,健全配套运行机制,完善具体操作环节,推动实体性制度与程序性制度更加配套。丰富制度内涵,规范政治协商程序,丰富参政议政内容,探索民主监督形式,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取得新进展。

  提高参政水平,增强制度活力。多党合作制度的效能,取决于多党合作的实践成效。这就要求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致力推动“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文化体制改革等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以专题调研、联合攻关聚合人才智力资源,以拓宽转化渠道增强成果终端效应,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注重运用网络等新兴媒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通过社会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加强研究宣传,扩大制度影响。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是提升制度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多党合作以其崭新的制度形式,在世界政治文明中树立了鲜明的中国气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需要深入研究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基石、主要特征、实践价值,形成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不断增强制度自信。充分利用外事活动、学术交流等契机,加强多党合作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重要作用的对外宣传,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关切,使我国政治发展道路获得更加广泛的理解和认同。

  三、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基础在于增强履职尽责能力

  作为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实践者,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制度优势的发挥,关系到制度效能的提升。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各民主党派要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这就要求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锻炼,以过硬的能力素质夯实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基础。

  自觉锤炼政治品格。新一代党外人士出生在和平年代、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需要在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实践中提高政治素养,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坚定政治意志,在处理重大问题中积累政治经验。应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处理问题,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将党派工作、部门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谋划,正确处理地方与全局、个体与整体的关系,确保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执行。增强参政意识,牢固树立参政为民理念,把出发点和注意力聚焦到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始终致力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努力提高建言质量。正确把握世情国情,把握我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规律和优势特点,是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参好政、建好言的前提和基础。要把了解实际作为源头活水,深入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考察学习,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把想问题、提建议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的全面把握上;把专业造诣作为立身之基,密切追踪相关领域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努力攻克本专业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参政议政选题精准、见解独到、措施管用;把政治实践作为重要平台,积极参与高层协商、专题协商,参与考察调研、监督检查等活动,通过提案、议案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议政建言实效。

  切实履行领导职责。党外人士有些是学有专长的专家,需要在发挥优势的同时解决好“短板”问题,进一步提高组织领导能力,积累社会活动经验。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积极参与集体领导,模范遵守议事规则,在承担重大任务中经受历练,在协调各方关系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工作的层次和水平。提高社会活动能力,正确处理社会角色与政治角色的关系,密切联系群众,提高社会影响,团结和带领广大成员积极投身多党合作实践。增强育人用人责任感,注意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尽快成长起来,为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善于搞好合作共事。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提高履职尽责能力,必须善于在中共党委(党组)领导下干好本职,善于在维护执政党地位中开展民主监督,善于在亲密合作中做挚友诤友,真诚共事、合作干事、团结成事。强化合作思维,坚决执行中共党委(党组)作出的各项决定,积极参与重大事项的研究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决策更加科学可行。增强团结意识,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团结,善于搞好协商办事,乐于接受各方监督,自觉形成良好的工作方法、思维习惯、处事方式。秉承优良传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以诚相见、团结和谐中共同推进事业发展。

作者:

责任编辑:陈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