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院话岳麓

来源:民进綦江区委会|作者:梁光华|时间:2023-10-27 14:44:16

至少在战国时期,长沙就开始建城邑,通商贸,经过数千年耕耘,经营出如今三湘四水的繁荣景象。作为中国文化历史名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遗存下无数人文瑰宝,岳麓书院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处,它传承的人文遗产,成为我们了解长沙,了解湖南,甚至了解中国人文思想演绎的首选地。



发源于湖南省蓝江县的湘江,一路奔泻,千里盘旋后抵达长沙,与浏阳河汇合,并最终融入洞庭湖。岳麓山就坐落在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站在湘江东岸边隔江远眺,是无尽群山,满帘绿廊。江水中间那狭长的陆地,就是闻名遐迩的橘子洲头。朝下游方向不远的一处山脚下,坐落着一处古朴而典雅的大院,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岳麓书院,一处安放湖南文化前世今生的思想圣殿。

岳麓书院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在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占地大约21000平方米,有前后门,购票后均可自由游览。这里保存有大量古建筑,比如半学斋、时务轩、百泉轩……其建筑风格主要为明清园林样式,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漫步其中,但觉亭台楼阁、青瓦白墙,古木参天,鸟鸣花繁,即使在尘世喧嚣中沾染了满心疲惫,也一定会被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洗涤净化。这里的古树几乎都有百年高龄,其中一株香樟树更是寿高800树龄,参天树冠,斑驳树干,其顽强的生命力,让人叹为观止。行走在其间,透过那些充满苍老的古树,慢慢地品味书院千年的文化芳香,任随时光流逝,任随思维天马行空。

岳麓书院在历史上太过惊艳,在历朝历代的书院拓展中,繁衍出生生不息的湘湖文化。几乎每一次战乱,都会让繁华书院变为断壁残垣;而每一次王朝中兴,又会让这里得以重建,再塑文化昌盛。这里的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瓦砾,每一口枯井,每一株古树,都可能蕴含着无数惊人的历史秘密,让人为此驻步而久久沉思。

这里保存有大量碑文和额匾,宋真宗“岳麓书院”石碑坊,朱熹“忠孝廉节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等,都是无比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麓山寺三绝碑更引人观摩品味。之所以被称为三绝,指的是文采、书法、雕刻。这是唐开元十八年(730)雕刻的,碑高2.72米,宽1.33米,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洋洋洒洒1443字,生动记录了书院过往经历和存世价值,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加上这里保存有海量的对联、藏书……赐予了前来参观的后生一次文化熏陶的机缘。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把这里由僧人兴办的小学堂扩建为书院,以满足更多湖湘子弟求学的欲望。历史在不经意的一个偶然,一所伟大的书院从此诞生。但实际上,岳麓书院前身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唐末五代,由智璇等僧人在此经营而开始生根发芽,所以它其实就是文化传播日积月累的必然产物。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史书记载的第一位山长(院长)周式被宋真宗召见,并颁书赐额,岳麓书院开启了北宋最繁荣的办学时代。南宋时期,朱熹先生不远千里从福建崇安启程来访,与岳麓书院山长张拭交流,留下“朱张会讲”的千古佳话,开创了岳麓书院自由讲学的求真务实风气,“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凅”就是当时的盛况描述。

千年学府,随时代变革而更迭。1903年岳麓书院顺应时代发展,改名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又更名为湖南大学。湖南大学赓续岳麓书院传统“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形成一所传统与现代文化融为一体的现代名校。

岳麓书院在行政上隶属于湖南大学,它既是旅游胜地,也是学术圣地,每天都会迎来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长久下来,其旁边的登高路,已经发展为商业步行小吃一条街,来自国各地的名小吃,如梅菜扣肉饼、老上海混饨、金陵糍粑、长沙臭豆腐……汇聚在这里,向中外游客展示中国民间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登高路与岳麓书院前门那片地方,竖立着伟人毛泽东的雕塑,旁边还有伟人的《沁园春.长沙》石刻诗抄碑文。1917年和1919年,青年毛泽东两次来到岳麓书院(湖南高等师范),向老师杨昌济教授讨教人生的许多重大问题,也在这里和蔡和森等同仁志士探讨中国之前途命运,并由此产生了五四运动中一个著名社团“新民学会”。想必那时的毛泽东,一定在岳麓书院吸收到大量有益的文化营养,对中国的前途命运开始了深度的思考。不是吗?他创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沁园春 长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于1925年路过长沙橘子洲头时,看湘江奔流浩荡,看万千岳麓美景,中国知识分子从骨子里就禀承的家国情怀得到诗意的喷发,《沁园春 长沙》横空出世,之后大江南北广为传诵,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有志青年的励志名篇。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当然是极具文化韧性的,每当遇上国家民族存亡之际,三湘大地上总是一二再,再而三地涌现出无数青年才俊来挽救中国命运的大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维护国家的独立,求索民众的幸福。

久远的暂且不谈,就聊聊中国近现代三湘大地上的风云人物吧。

魏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他提出 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新思想,成为那个悲催时代多么响亮的时代口号。曾国藩,晚清中兴名臣,其倡议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成为那个时代探索强国之路的先驱之一。左宗棠,收复新疆大地,是一位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盖世英雄。

清末维新运动中,湖南青年谭嗣同、唐才常、林圭等壮烈牺牲,谭嗣同留下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至今仍旧荡气回肠,唏嘘不已。

在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历史关头,湖南人总是冲锋在前,陈天华、黄兴、蔡锷……无数湖南革命志士为使命捐躯,长眠在长沙岳麓山苍松翠柏中。孙中山在评论湘籍志士时说:“革命军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像这样战争,是非常的战争,不可以常理论,像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历史留下了“无楚不成才,无湘不成军”的壮怀名句,至今仍常让人追思敬慕。

在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征途上,湖南大地可谓英雄遍野、将星闪耀。出现了开国领袖毛泽东,以及刘少奇、任弼时、胡耀邦、徐特立、彭德怀、贺龙、罗荣桓、李富春,还有如蔡和森、邓中夏等革命烈士……

在新中国的建设蓝图中,又有如朱镕基等大批杰出人物都出自三湘四水。

这些现象,只是一种历史的巧合吗?

岳麓书院有一副傲视群雄、霸视苍穹的对联。也许,这就是湖南能够在不同时代不断涌现出青年才俊的最好诠释。

岳麓书院大门正上方,悬挂着宋真宗亲赐的御匾“岳麓书院”,其大门两旁撰写的一副对联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是湖湘大地的知识分子从骨子里透露出的文化志气和使命担当。可以肯定地说,湖南人天生的文化骄傲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脉之中,成为湖湘文化传承的遗传基因。习近平总书记在岳麓书院考察调研时,对大学生们谈起他对“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时,又提炼出与时俱进的新解,他说:于斯为盛这个“斯”,是指的这个时代。明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开局之年,是我们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起点。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你们这个年纪正当其时。

是的,神州大地,英雄辈出;三湘四水,舍我其谁。



岳麓书院保存有很多额匾,其中岳麓书院讲堂屋檐前悬挂的额匾是百年前一位叫宾步程的校长于1916年题写的“实事求是”。简简单单四个字,道出岳麓书院教育文化的精髓,成为岳麓书院长盛不衰的校训。翻阅中华文化千年发展的历史,梳理中华教育千年传承的精华,“实事求是”就是一面透亮的文化镜子,照亮了所有中国知识分子求真求是的家国担当。

青年毛泽东两度寓居岳麓书院半步斋,正是有着“实事求是”的思考,他用实干兴邦的理念投身中国革命,最终建设起一个崭新的伟大的独立的中国。

岳麓书院师生青史留名的达数百人之巨,而那些默默无闻的师生更是难以计数。其文化思想影响并不局限于湖南,而是影响到四川、重庆、江西、浙江、江苏等广袤的中国南方。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艺术、经济等诸多领域都能引领时代风骚。由此可见,岳麓书院的文化思想熏陶和实事求是学风,成就了湘楚,成就了中国。

距离岳麓书院不远还有新民学会旧址、开国上将肖劲光将军旧址等人文景观。在参观岳麓书院时可以一并纳入,这样,也许对于长沙历史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和深悟。

岳麓山万千精华造就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的千年传承、革新和发展,奠定了湖湘文化的地位。弦歌不绝,士人家园,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最终成就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雄霸志气。而今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大学的文史哲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游胜地,更是整个长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

在岳麓书院众多人文旧址中,时务学堂旧址很有些特点(轩内现嵌有梁启超《时务学堂故址》碑)。当时空穿越到甲午海战那个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的年代,时任岳麓书院山长(最后一任)杨本谦先生心系天下,诚邀梁启超、潭酮同等维新骨干,自发开展探究国家之命运的学术大争论文化运动,一茬又一茬学术思想在这里先后登台雄辩,并在之后广泛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历史选择,推动着华夏的车轮滚滚向前。

俱往矣,三湘大地无数有识之士,他们将经世抱负、满腔理想、绝世才华、无上智慧、家国情怀……最后都交付给美轮美奂的书院八景,交付给碧竹溪转的岳麓风景,交付给清风凉宜的湘水问候中……

作者:梁光华

责任编辑:文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