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院墙”背后的故事
“黑院墙”地处江北磐溪(旧称沙坪坝磐溪),位于沙坪坝对岸,是抗战时期,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简称国立艺专)的所在地。由于大批的文化名人在此生活、学习、居住。可以说是:“此地高师云集,人才辈出”。他们所从事的文化、教育、艺术活动,对当地乃至全国的文化发展起到毋庸置疑培育与推动作用。就是这样简陋、破败校舍里走出不少当今世界级的中国画家,因而,文化学者称此地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
翻阅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校史丛书时,我们从文字记载中可清楚看到“黑院墙”这段鲜为人知的中国美术的发展史。史中记载,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沪相继沦陷,杭州艺专也向内地转移,1938年先迁往江西及湖南沅陵,在内迁中奉教育部指示:国立杭州艺专(今中国美院)与北平国立艺专(今中央美院)在湖南沅陵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林风眠任校长,两校合并后,因在搬迁过程中与教育部发生分歧,林风眠,因又一次的 “倒林”风波,再次提出辞职。后经林风眠提议,教育部派留德美术史学博士滕固先生为校长。学校继后又迁于贵州、云南,滕固校长积劳成疾、英年早逝。1940年,艺专迁于四川重庆璧山青木关后,吕风子先生继任校长,两年后又迁至沙坪坝盘溪“郭家院子”办学。
四合院式的郭家院子,底矮的黑瓦土墙依旧充满了人文气息,不少挑梁柱子雕有装饰纹样,其建筑风格为晚清民居,据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因郭家院子的院墙通体涂有黑漆,附近唯此一家,远近闻名,百姓俗称“黑院墙”。一些文学作品曾有故事性传说描述:为了防止日机的轰炸,艺专师生们用“锅烟墨”将民居院墙涂黑,俗称黑院墙的传说,其实是误传。后因台湾作家琼瑶在文学作品《几度夕阳红》中,视为国立艺专的代名词,其影响甚远、流传至今。
查阅相关史料,从1940年至1946年,国立艺专抗战西迁重庆的六年中,先后担任校长的教育家、画家有吕风子、陈之佛、潘天寿等人。自迁校至磐溪开课以来,先后聘请了一批地处沙坪坝中央大学美术系的著名教授,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如丰子恺被聘为教务主任;国画系任教的有李可染、黎雄才、傅抱石等。这批优秀画家及教育家在此辛勤付出,培养出大批优秀学生,可以说是抗战期“黑院墙”教学阵容最盛时期,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由于校长陈之佛先生的艰苦办学精神和谦虚诚恳的工作作风,使全校师生真诚相处,弦歌不辍,出现了一度团结安定的局面。在校期间学生们一边加强基础学习,同时拿起画笔投入抗战的前列,他们走上街头作抗日宣传画,参加示威游行抵抗日寇。同时,还创作出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美术作品,作品既充满了爱国热情,又鼓舞着前线战士的士气,直至八年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可以说国立艺专在盘溪“黑院墙”整整四年期间是西迁征途最辉煌的四年。不少学生后来成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者。
当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暑假,奉教育部之命,学校师资一分为二,一部分北上,重建北平艺专。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为国立美术学院,1950年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时任院长徐悲鸿。一部分南下,恢复国立杭州艺专。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为中央美院华东分院,1956年改名为杭州美术学院,1958年更名为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1993年再次改名为中国美术学院,两院校均为当今中国顶尖级美术院校。
中国著名画家、教育家潘天寿曾说过“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而绕过盘溪就定然会支离破碎。”
曾经辉煌的“黑院墙”,在这座城市撤迁的大潮中已经消失,留给了我们许多的遗憾与向往……就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方滋养了艺术生命的沃土——江北区大石坝黑院墙社68号。
今年,正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挖掘重庆抗战文化,打造重庆文化品牌,笔者设想:当地政府可否在黑院墙旧址上,树碑立传,用文字铭刻曾经在此教学与学习的大师们的名字。让我们的心灵去铭记这里的一切!
本文原载2015年3月6日《重庆政协报》
作者:吴本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