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小兵委员:保护非遗就是让百姓记住乡愁

来源:国际在线重庆频道|作者:王莉|时间:2015-01-18

重庆市政协委员谭小兵

国际在线重庆频道(王莉):说起非遗,似乎容易和濒临灭绝、过时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但重庆市渝中区政协副主席、重庆市非遗中心副主任谭小兵却不同意这些观点。在他看来,非遗更多的等同于“乡愁”、“传统文化”。他说,只有记住了传统文化和乡愁的民族,才会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1月14日下午,国际在线重庆频道专访了重庆市政协委员谭小兵,听他为非遗保护建言献策。

      非遗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无论是川江号子、夏布、还是木雕,因为时代的渐去渐远,依附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停留在历史的烟云中了。但尽管当下不在了,在当前表演中可能也进行了一些舞台化和美化,谭小兵却认为它们所存在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

  同时,非遗保护中有一种坚韧执着的精神,他说,“比如川江号子,它蕴含着一种人文精神。体现出了原来船工们、纤夫们与自然搏斗的那种精神状态”。

  另外,非遗存在的历史价值在于“可以让后人体验到、感受到在我们地域范围内,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那门艺术”。

  谭小兵一直强调,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甚至可以上升到“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高度。他说,只有对自己文化有认同,民族和同地域的人才会有凝聚力。

  他说,正如习总书记讲的,要让我们的老百姓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非遗保护也许就是乡愁吧。

  为此,2004年到2009年,重庆市非遗中心组织相关专家跑遍了重庆境内的长江水系(包括干流和支流)。找到那些船工、号子头,去采录他们能唱的一些号子,收集整理背后的故事。当那些高亢的拉纤歌声想起的时候,留给我们的兴许是对故乡的怀念与回想……

      非遗保护成绩斐然

  这些年来,重庆在非遗保护上成绩斐然。据数据统计显示,目前,重庆国家级非遗项目为44个,重庆市级非遗项目为388个。除了这些沉甸甸的数据以外,谭小兵称,重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走得重要的一步是整体性保护。2014年8月26日,渝东南地区成为了国家级文化生态试验保护区。武陵山土家族苗族生态保护区,和湘西鄂西遥相呼应,形成整体,共同发展保护。

  永川豆豉也成为了国家级生产性保护基地。这些都是重庆取得的实际的成就。

  同时,在政策保航上,重庆市突出了对于非物质文化的核心——人的保护。重庆在2012年颁布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基础上,市文化委在2014年重新修订完善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与认定办法》。

  这个办法明确了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谭小兵介绍称,重庆国家级41人代表性传承人和563人市级传承人,只要完成了传承义务分别可以得到13000元和6000元的传承补贴。如果责任没有完成、完成得不好,或者自愿退出的,都可以启动退出机制。谭小兵说:“认定与管理让非遗保护活起来。

      高端与平价并驾齐驱

  尽管如此,非遗保护在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展、保护和利用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谭小兵看来,非遗在传承的过程中如何能够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中,这一点很重要。“发展的问题、创新的问题,不要丢掉特质的文化元素”。

  比如荣昌的夏布,它的营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实际上,原来的夏布布制非常粗糙,穿在身上不舒服。后来经过深加工后,做成当下很时尚的手包、服装、围巾、沙发靠枕等,非常漂亮。

  同样的木雕,现代机器完全可以完成所有的制作过程,但是机器所制造的东西就是千篇一律的,人手工制造的东西,才能体现出独特性来。

  所以他说,非遗保护无论怎样传承,核心的神是不会变化的,变的只是表面的形。谭小兵认为,除了增加非遗本身的造血功能以外,也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比如现在的梁平年画,因为纯手工制造价格较高,让它逐渐成为很多的收藏品或者高档酒店的装饰品。

  但他认为,如果仅仅走高端路线对于非遗传承还是会存在问题的,一方面坚持做精品,同时也可以在小件的作品与当代审美结合起来。,坚持高端与平价相结合,融入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

      培养未来的继承人

  非遗保护最大的特点是很多技艺是“口口相传”,人在艺在,人亡艺亡,这就导致非遗保护继承相当困难。谭小兵说,因为对重庆市代表性继承人要求偏高,所以平均年龄相对较高。目前,重庆市级代表传承人中年龄最大94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62岁。

  为此,谭小兵说,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非遗,他们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如川江号子市级传承人曹光裕曾走进渝中区的人民路小学,孩子们学了川江号子不仅上了春晚,还获得了蒲公英合唱比赛的金奖。

  而同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走马镇民间故事因为故事量大(10951则),反映了巴渝地区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所以价值非常高。走马镇小学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了两千多则故事。在学校引导下,把故事编成了低年级、中年级版和高年级版的课外读本,叫《黄桷树下是我家》。

  在谭小兵看来,这样的方式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学生们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他说这些学生当中哪怕有一两个产生了兴趣,所做的事情就算取得了成功。

  另外,无论哪个行业,首先要解决都是人的生存问题,而要生存就必须有市场。对非遗继承人来说,情况毫无疑问也是如此。

  他建议,政府继续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为非遗合理利用提供政策、资金的支持,以及在发展上的可操作性的意见,培育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只能那样,这些人才能生活下去,并且争取生活得更好!

作者:王莉

责任编辑:宣传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