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是“五位一体”的任务

来源:团结报|作者:蔡达峰|时间:2013-09-06

毋庸置疑,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但不只靠社会建设,它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五位”各有侧重,更有内在联系,在改善民生上,它们必须有合成“一体”的力量,避免因各自为政而导致政策碎片化。

从经济建设看,民生中的必要内容,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无不需要物质条件,无不需要经济能力。就公民而言,这种能力集中体现在劳动与收入水平上,所以,就业是劳动者及其家庭生活的首要需求。就国家而言,经济是民生的基础,发展经济既要始终坚持改善民生的目标,又要始终依靠民众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通过促进企业发展来为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并控制好劳动者收入水平与基本生活成本的合理关系,实现初次劳动分配的效益,使劳动者能够自我改善生活。另一方面,要用好财税制度这一服务民生的国家工具,充分有效地安排民生支出,保障各项民生救济,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实现公共财富再分配的效益。

从政治建设看,民生是对公民基本利益和基本权利的概括,自然也是权力的来源,国家权力系统必须维护好“民权”,发扬好“民主”,担负好改善民生的责任,把我国国体和政体的核心价值实现于民生的改善之中。政治建设中要加强民主与法治的作用,用法治来实现民主,用民主来管理民生,回答好“国家保障谁、保障什么、靠谁保障”等根本问题。人大制度建设要注重增强决策和决定作用,使人大代表在民生管理中更多地行使表决权。基本政治制度建设要注重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使民生的民主实现有更可靠的组织保障。行政管理要注重依法接受民意,保障公民反映利益诉求的权利。

从社会建设看,民生的主体是公民,公民及其组织有自治的义务,因此要有自治的渠道。民生需求是多样的,国家保障的部分,针对全民基本需要,更多的部分需要在市场和社会中解决,所以民间应有各种内容的资源,它们以各种标准、各种形式、各种组织、各种渠道向各种需求者提供,形成与国家保障相配合的民生改善体系。这就需要有发达的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队伍,要有公民个体及家庭的自我负责,要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社会要有相应的体制和机制,充分保障这些力量的发展和运行。

从文化建设看,民生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者相互作用,生活的价值观是其中主导的力量,它不仅直接决定了生活态度和感受,还会引导物质需求,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和倡导良好的生活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独立意识,公民应该依法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独自选择劳动和学习的机会,独自决定需求和开支,独自承担行为责任和后果,独自控制欲望和能力的平衡,有追求但不过度,学他人但不自弃,这就是完整人格的要求。这种价值观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公共意识。公民生活是有社会性的,个体需求必须处理好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公民是平等的,公共利益和公共关系是不同个体利益得到平等维护的产物,个体有享受的权利,也有维护的义务,包括遏制自身某些利益欲望,这些都符合自身利益。倡导生活价值观并不容易,文化建设既需要各种文化工作者自觉和奉献,更需要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广大的文化创作者独立、持久地专注于生活研究,并有便捷的大众传播渠道。

从生态文明建设看,珍惜自然资源和环境,其实是民生的新内容和新要求,是当代民生意识发展的产物。它突出了民生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生存对资源和环境质量的依赖,注重民生改善的可持续性和公共性。这些都属于民生中的根本性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每个人和家庭改进自身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还要建立和健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制度,形成公共义务、责任和行动,防止和制约破坏性行为,维护民生的长远利益。

 (民进中央副主席 蔡达峰 ) 

作者:蔡达峰

责任编辑:朱美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