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民主志士 陶冶爱国情操
记民进重庆复旦中学支部组织活动
重庆北碚区拥有众多的抗战文化资源,抗战遗址十分丰富,统战文化积淀深厚。为传承民主党派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4月20日,民进重庆复旦中学支部联合民盟重庆复旦中学支部,共31人前往北碚开展了一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旨的组织活动。早上8点,在客车刚启动出发之际,却传来了雅安地震的不幸消息,全车会员心情变得甚为沉重,默默祈祷灾区同胞平安。
大约一个小时车行,我们首先来到位于嘉陵江畔的北碚夏坝复旦大学旧址。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抗战期间(1938年),复旦师生辗转五千里抵达重庆北碚东阳镇夏坝,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勤奋学习,积极开展救亡运动。1946年抗战胜利后,复旦大学迁回上海。在复旦大学旧址纪念馆里,解说员为会员们地详细讲述一幅幅老照片,让会员们深刻体会到抗战时期复旦学子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和不断探寻救国之路、勇于奉献的爱国情怀。
参观完复旦大学旧址,一行乘车来到位于北碚公园的“作孚园”。四月的阳光,空气格外清新,园中卢作孚的塑像虽已陈旧,却显得干净;卢作孚及夫人蒙淑仪的墓静静地躺在草地上;园中石碑颇多,都是晏阳初、梁漱溟等人为怀念老友而刻的话句。墓后一块大理石墙上刻着卢作孚身前说过的话:“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会员们通过参观“作孚园”,大家对卢作孚先生爱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卢作孚先生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他崇高的品格,深深地激励着我们每一位会员,增强了大家的使命感。
午饭后,大家乘车来到老舍旧居(“四世同堂纪念馆”)。老舍旧居是一幢青灰色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外观古朴素雅。馆内陈列有老舍的各类照片160余幅,文献160多册,还有老舍用过的文具和实物。老舍在这里寓居6年,创作了以《四世同堂》为代表的大量抗战文学作品。在抗战中,老舍先生在生活极端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为抗战、为团结、为人民大众的利益,做出了贡献;他的凛然正气、坦诚精神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与他的不朽作品必将永彪炳史册。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到离北碚城区两公里的梅花山“张自忠烈士陵园”,祭奠这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烈士陵园苍松挺立、绿树环绕。会员们首先参观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馆里陈列着大量的历史实物和图片,详细介绍了张自忠将军的英雄业绩。在这里,一张张相片,一段段记载,都生动地向大家再现了一幕幕不为人知的往事。“国运艰难,投笔从戎”的毅然决然,“挥鞭淮沂,重创日军”的英勇无畏,“忍辱负重,尽忠报国”的至忠至诚,“枣宜会战,壮烈殉国”的舍生取义,都深深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位会员,大家无不为张自忠将军“大仁大义,至勇至忠”的精神而钦佩。之后,大家来到了梅花山上的“张上将自忠之墓”前,集体默哀,鞠躬致敬,以此表达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在返程的车上,会员的心情多了一份沉甸,多了一份思考,作为民进会员,应该自觉地承担起历史使命,学习革命先辈不畏艰难、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奋发图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