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一盏小橘灯

——记民进会员、百岁老人李世瑚

来源:重庆政协报|作者:邓艺 郭同永|时间:2014-05-14

 

她就是一盏小橘灯

——记民进会员、百岁老人李世瑚

 

 

4月13日,在重庆南岸区长江边上的一家饭馆里,一场特别的百岁寿宴在这里举行。寿星是重庆市11中退休老师、有56年会龄的民进老会员李世瑚。

生日宴上捐10万善款

在寿宴上,李世瑚老人将毕生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0万元钱,捐赠给民进中央“开明慈善基金会小桔灯教育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重庆南岸东港学校读初二的贫困学生冉婷婷,激动地登上台,面对李世瑚说,“祝李奶奶生日快乐,我要把李奶奶对我们这些穷孩子的关心,变成努力学习的动力,将来像李奶奶那样关心人,回报社会。”老人拍手点头,泛起一脸笑容。

这次捐赠是李世瑚老人的一个夙愿,她还在教书时,看见一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连课本都买不起,就暗自下决心要帮助他们。几十年里,这个夙愿一直在李老师脑海萦绕。在教书期间,她不高的工资要养5个女儿、1个家,根本就没有余钱。退休后,女儿们工作了,不要她负担了,她就从退休工资中一点一滴的积攒。“妈妈一辈子节俭”大女儿杨毓宁说,如今生活好了,妈妈仍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买衣服只求穿着方便、舒适,也从不买高级的营养品、补品来吃,从来不准倒剩菜剩饭。

百岁寿宴那天,民进中央开明慈善基金会发来专电致贺致敬。市政协副主席、民进重庆市委主委陈贵云赞道:“这样的爱心值得我们永远珍重!这样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崇敬!”

三尺讲台奉献一颗师心

李世瑚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李授承创办过丰都县女子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交给了国家。1941年李世瑚从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大学前身)毕业后,来到重庆,先后在市六中、市一师、市二师和市11中执教任教,担任生物老师,直至1972年在11中退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我是从李老师那儿学到的”73岁的邱智明说。1953年,邱智明在六中读初中,李世瑚担任他们班植物课教师。邱智明回忆说,当时,学校后面有几个大坟包,上面土很厚,李老师就带着我们去种南瓜。李老师对我们说,“学植物课不能只在黑板上学,还要在实践中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人做事都应该这样。”邱智明说,这种知行合一的教育让我们获益匪浅。

四女儿杨丽苏说起两件40年前的往事。一天下大雨,天气很冷,一个女学生穿得很单薄,妈妈担心这个学生着凉,就把二姐杨新元的花毛衣借给了这个学生穿。后来,女学生没还,二姐就缠着妈妈去要回来,妈妈对二姐说,“二妹,就算送了吧,妈妈再给织一件。”一次在教室里,一个调皮的男生故意在妈妈的左耳朵旁放了一个火炮,当时妈妈感到天旋地转,耳朵瞢了,医生说很可能要落下残疾。女儿们吵着要妈妈去找学生家长赔偿,要处理学生。妈妈说,他还是学生,做了错事也该原谅。现在,李世瑚左耳基本失聪,就是那个火炮落下的。

一粒火种传递正能量

“她是重庆民进最早的会员之一,南岸民进第一个会员,而今南岸民进会员有402个,是她播下的火种”。民进南岸区委主委莫裕全感慨地说。

她加入民进,迄今有56年了。李世瑚记得,当年自己在六中当老师时,是六中的校长介绍自己参加的。李世瑚深情地说,我爱民进,民进“兴教助学”的理念恰恰是自己献身教育的思想支撑,民进知识分子聚集的优势给自己提供了学习的课堂。

李世瑚坦言,参加一次民进活动,总会学到新的东西,和会员们交流教学,总会得到一些启发。就是在退休的几十年里,央视的新闻联播她天天必看,拿着放大镜看报纸是她每日“功课”,中央民进、重庆民进办的杂志,她期期必读。她说,“位卑未敢忘忧国,要和党肝胆相照。”90多岁了,行动不便,她才没参加所在民进支部的活动。

说起自己加入民进,杨丽苏受妈妈的影响不小。杨丽苏说,妈妈为人师表的风范,让我看到了民进的光荣;自己初到南岸进修校,老师们都是学科带头人物,他们大都是民进会员,在他们的影响下,自己于1989年加入了民进。妈妈很高兴:“四妹,接妈妈教书的班,接妈妈党派的班,好啊。”

百年人生,李世瑚有过不幸福的岁月。文革期间,曾留法的丈夫遭受迫害,被遣送到四川崇庆老家接受劳动改造,5个年纪尚小的女儿由她独自抚养。艰难岁月,不堪回首。如今,子女个个有出息。5个女儿,2个留美。6个外孙,2个博士生、4个硕士生,其中1个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

民进前辈、著名作家冰心老人在其散文名篇《小桔灯》中写道:“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也让人“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李世瑚就是这样的一盏小橘灯。

(本文原载2014年5月6日《重庆政协报》)

作者:邓艺 郭同永

责任编辑:朱美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