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中央 | 朱永新:机关干部要努力成为行家里手

——张登舟《帮忙不添乱》序言

来源:人民政协报|作者:朱永新|时间:2021-11-08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定,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经过八年的持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精准扶贫理念方略的正确指引、全国上下的齐心不懈努力下,我们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又一个伟大奇迹。

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代中国了不起的成就,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摆脱贫困。可以说,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壮举在世界上前所未有,必将写进人类减贫的历史。

为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对口8个脱贫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目的是帮助执政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广泛达成决策和工作中的最大共识。由各民主党派中央开展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以丰富而雄辩的事实证明,与西方搞政党轮流坐庄、扯皮推诿、恶性竞争相比,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更能凝聚共识谋大事,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英才成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这项工作在中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也是前所未有的,必将写进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

民进中央对口湖南省开展了为期五年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如今回想起来,从初试到深耕,从懵懂到成熟,我们从来不曾懈怠,始终砥砺前行,伴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我们的对口监督工作也顺利收官。回首来时路,五年亦沧桑。在这五年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民进,高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旗帜,秉持参政为民的情怀,把自己摆进湖南,摆到贫困区域,摆入基层干部群众中去,颇有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工作,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有亮点、有实效的做法。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指出“调研是民主党派履职的基本功”,我们在围绕脱贫攻坚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过程中,特别并始终强调将调研作为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基础性工作,在实践中逐渐建立并完善了多层次调研工作体系。

几年来,专项民主监督涉及范围之广、议题之多、调研之深前所未有。民进中央主席、常务副主席等领导每年都到湖南贫困地区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我作为分管副主席,自2016年以来10余次到湖南省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我们还鼓励机关干部到贫困村开展蹲点调研,深入基层“解剖麻雀”,掌握第一手素材并整理记录,这无论是对推进工作本身还是对干部自身成长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民进中央民主监督工作处的张登舟同志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近年来他多次到湖南的贫困乡村开展自助式小分队调研,用脚步丈量乡村的每一寸土地,用心倾听农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心声,用笔记录每一个珍贵的瞬间。这本书就是他参与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全景式记录。

登舟同志在基层工作多年,对农村工作有一定了解,对农村工作饱含热情。自2016年启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以来,登舟同志即参与其中,工作中认真尽责,积极发挥能动性,勇于尝试,除了做好日常的调研、会议等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外,还自主探索并实践“解剖麻雀式”的小分队驻村调研。他经常匆匆背起行囊,一路星夜兼程,直奔贫困区县,或长驻一村,或来往乡间,与百姓同吃同行,深入脱贫攻坚战最前线,具体而微地感受农村贫困群众的生活,近距离地观察农村扶贫火热的实践,也亲身见证着湖南贫困乡村点点滴滴的向好向美。他自称“半个湖南人”,想必与这些履之蹈之的经历、念兹在兹的心绪有关。他和当地民进的机关干部和民进会员几个人组成一个调研小团队,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这种调研方式规模小、切口小、现场小、干扰小,但小而易行,小而有用,便能更多听到来自百姓的真话、心里话,对认识农村扶贫工作、思考民主监督问题都大有裨益,毕竟实践之树长青。

良政善治需要监督,在中国的政治传统和现行政治体制中,从来不乏监督的制度设计。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但就目前而言,这方面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认识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纵深发展、日渐成熟,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课题。令人欣喜的是,在这本书稿中,登舟同志从一位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干部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实践出发,一方面对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延伸开去,对监督以及民主监督本身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既有史料的佐证,又有经验的支撑;既有成规的解读,又有新意的阐发。例如他对监督定义的条分缕析基本符合经验的常识,对民主监督动力、特点、现状、问题和建议等方面的思考也颇给人启发,读罢掩卷,至少不是一派茫然。当然,随着今后诸如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等主题的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有一些问题和认识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拓展,希望登舟同志一如既往葆有实践锤炼的勇气、学术探知的好奇、有行有思的热情。

这本书稿中,保留了登舟在湖南乡村蹲点调研时写下的多篇原汁原味的调研日记。读了这些记录,眼前仿佛呈现一幕幕乡间访贫、农家问计的图像,可以比较真实地了解湖南部分乡村的真实面貌、群众的真实生活,也能够想象到攀高山、涉险路的辛苦以及“脚下沾着泥土、心中怀着群众”的真诚。善抱者不脱,我相信做这些事情需要一种信念,能够坚守这种求真和爱的信念,于个人是成长路上“故能就其深”,于民主党派的工作则是“弥远不能辍”。这些调研日记中记录的事情虽然琐碎,铺开的场景虽然有限,但一定意义上正体现了“监督”的本质要求,即:只有在实察中才能察失,只有在具体的“看”中才成其为“监督”。看三湘大地,感今昔巨变,由此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这也是记录的意义所在。

我经常说,我们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干部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水平。因为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干部的视野与判断、鉴别力,会直接影响着参政议政工作的效果。所以,我一直鼓励党派中央参政议政干部长期关注聚焦问题,用心钻研思考问题,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就可能成为某个领域里的小专家。民进参政议政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专家学者、专委会,也要寄希望于我们机关干部自身。看来登舟同志是听进去了,这本书尽管从立论到阐释、从逻辑到文笔等方面还略显稚嫩,但这种善于钻研的精神值得鼓励。期望在民主党派的年轻人身上看到这种乐于学习、善于钻研的精神蔚然成风。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

作者:朱永新

责任编辑:文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