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学苑/学习园地/影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影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滁州市委会|作者:李静|时间:2014-06-26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特点是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它是经实践证明了的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一项政治制度。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作为中国政党制度中的重要一员,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问题上,由于历史等原因,目前相对滞后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当作一项重要历史任务来抓,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也必须重视自身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在多党合作制中的地位,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近年来,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的各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民主党派职能和作用的发挥,也制约着多党合作制的完善和发展。

  一、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问题

  1.自身建设理论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创新

  对理论问题的研究应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目前民主党派理论建设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创新。深化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规律、对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创造性地推进民主党派建设所必须的,民主党派应该研究探讨和总结参政党参政的规律,把它作为建立民主党派理论的中心任务。2007 年 3 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对民主党派学员进行舆情问卷调查时,有 44﹪的学员认为“参政党理论建设薄弱”是目前民主党派亟待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可见,民主党派理论建设已经成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如果不突破这个环节,就会制约民主党派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

  民主党派对于自身建设理论的探索准确地说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尤其是民主党派的“参政党”的地位被正式明确后,才开始走上探索自身建设理论的新阶段。民主党派理论建设先天条件不足,发展的历史比较短,理论建设自然也相对滞后。不可否认,民主党派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民主党派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已确立了参政党建设的原则、目标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其理论仍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创新。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政党建设的理论已成为一门较完整的学科,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已有六十余年,期间对于其执政规律和理论建设等问题的探索从未中断;而由于种种原因,民主党派成为参政党以后,对参政党理论和参政规律的了解和认识还处于比较初步的阶段,存在照抄照搬共产党建设理论的现象,缺少深入的研究和总结。在理论建设上,民主党派在很多方面与共产党有相似或相通之处,因为二者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所处环境是一致的,民主党派应借鉴共产党的理论建设成果,但也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的提出自己的主张,形成具有民主党派自身特色的政党建设理论。如果一味的学习借鉴而不主动创新,则很难使理论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为民主党派的建设服务。

  民主党派成员要发挥拥有众多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优势,全心致力于参政党建设理论的研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突出特色,不断创新。

  2.基层组织活力不强。

  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基层组织建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的基本细胞,是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也是联系广大成员的桥梁和纽带。然而近年来,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力不强,管理松散,成员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民主党派整体的发展。如:在组织活动方面,成员出席率低,少数成员更是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内容平淡,缺乏吸引力。在参政议政方面,很多成员对参政议政和社会调研活动情绪不高,对参政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参政议政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搞得好的基层支部仅占少数。在制度建设方面,许多关系基层建设的重要制度如会议制度,选举选拔制度,基层支部委员会工作制度,学习教育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先进支部和优秀党员考评机制等尚不健全,这些都严重妨碍和影响着民主党派基层工作和组织建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民主党派作用的发挥,因此增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的活力显得尤为重要。

  3.部分成员政党责任意识和参政意识淡薄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自身肩负着重要使命。各民主党派与其他一般意义上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有着重要的区别,所以民主党派应充分发挥其政党功能,从而发挥自身存在的价值。对于民主党派来说,要不断提高成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只有其成员具备了较强的政党责任意识和参政意识,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履行好参政党的职能。民主党派成员虽然大多是高学历层次人才,文化素质高,但还是有很多成员政党责任意识和参政意识不强。有调查显示,党派成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大,大多是从事某些具体技术职业的,其中教师、医生、工程师占 50%以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职能的很少。由于职业或专业的趋同与局限,其成员参政意识也受到了限制。改革开放以后,各民主党派的数量显著增加,成员结构更加复杂,这也导致了部分成员的参政意识和政党责任意识淡薄,影响到了民主党派的建设和整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部分成员对组织活动缺乏热情,应付了事,缺乏对组织的归属感;一些成员不考虑各国实际情况,盲目崇拜西方政党制度,而对我国的多党合作制的优越性持有怀疑态度;民主党派成员大部分都是兼职的,他们主要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上,对本党派花心思较少,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等等。

  这些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对民主党派的发展和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也影响了民主党派职能的发挥,更影响到我国多党合作制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加入民主党派的部分成员思想较活跃,价值观也多样化,趋利性也明显增强。另外,年轻成员目前是民主党派队伍中的主力,他们对民主党派与中共通力合作、风雨同舟的历史了解不深,所以对其在政治生活中应发挥的作用也认识不清。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寻求合理路径,不断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意识和政党责任意识。

  二、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对策

  1.提高民主党派建设的理论创新能力

  “思想理论建设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核心,理论上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目前,民主党派思想理论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理论建设相对薄弱,缺乏一定的理论创新能力,不能满足参政实践的需要,使得我国的民主党派建设工作落后于我国整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支持,同时也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民

  主党派理论创新能力,不断总结、探索、丰富和创新参政理论。

  2.学习和借鉴共产党的党建经验

  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被正式明确是在1989 年,从此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才正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时间短、经验不足是制约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瓶颈。比较之下,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各项党建成果显著。所以,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过程中应该虚心学习和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

  3.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责任意识和参政意识

  民主党派的建设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在一个政党里,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尤为重要,而现阶段我国各民主党派的部分成员政党责任意识和参政意识不强,严重制约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工作。民主党派要想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政党,必须着力增强成员的政党责任意识和参政意识。

  4.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并保持民主党派的特色

  基层组织建设活力不强和民主党派界别不清是影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两个重要问题。如何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和保持好民主党派界别特色是当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主党派要加强自身建设,必须注重界别,保持特色。我国八个民主党派在组织上以界别相区分,在组织发展和成员的结构上历来各具自己的特色,因此能在多党合作、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中,发挥各自特殊的优势和作用,并显示出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价值性。然而近年来,我国各民主党派在界别特色上变得模糊起来,党派自身特色减弱,各党派趋同现象严重。因此,注重界别,保持特色是当前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保持特色,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桥梁作用。我国民主党派在组织构成上是各自联系着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民主党派要发挥自身联系广泛的特点,团结各阶层群众。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要通过人大、政协等渠道参与到国家政策方针的制定中来,参与到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事务上来,将所代表的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充分地反映和表达出来,并协助执政党使这部分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得到满足,从而有效地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有效整合起各方面的政治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保持自身特色还需要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程序上制定严格的标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出现了分化,新的社会阶层也不断形成。各党派划分的界别范围本身就有重叠,如各党派组织发展中的科技、经济和教育界别的重合率很高,作为个人还可能拥有双重或多重身份,另外,各民主党派经过协商,在坚持重点分工的前提下,可按照发展成员总数的 30%适当考虑发展其他方面有代表性的人士。在此背景下,很难完全严格地保持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传统界别划分,即出现了民主党派发展范围不清的情况。所以民主党派要在组织程序上制定严格的标准,组织发展要着眼长远,在组织发展规模上要适度,要以坚持各党派的界别特色为基础,注重质量,保持特色,为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宪.关于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几点认识[J].福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

  [2]郑巍宁.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加强参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5).

  [3张永红.新时期民主党派自身建设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4.

作者:李静

责任编辑:朱美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