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
文化软实力的拓展离不开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首先应该体现在他国民众对该国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整体性的感觉上。没有对一个国家民众生活文化形象的整体性认同与模仿,就无所谓国家文化软实力。美国文化倘若离开了麦当劳、可口可乐、好莱坞和迪斯尼,只剩下国家意识形态,美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也难以具有全球影响力。如果说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通过强大的国防力量集中体现出来的话,那么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就是通过国民的整体性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所达到文明程度体现出来的。
在现代过程中,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也具有了“现代性”,可是,现代性对中国来说不是完全内生性的,而是“外源性”的。在告别原来传统轨道的过程中,外敌入侵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都造成了文化传统的某种“断裂”。再加上现阶段不太完善的分配机制造成分配不公、社会落差巨大、社会心理失衡等现象的发生。当社会公正难以得到体现,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犬儒主义就会盛行,道德冷漠甚至欺诈现象就会屡见不鲜。因此,中国道德领域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文化的断裂,“文革”的破坏性影响,教条式道德理想的幻灭,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无序,使一些人变得缺乏精神性信仰,似乎没有一种可以坚信的精神支柱作为坚实的道德基础。有时候,在特定的意义上,最可怕的不是人们“有什么样的信仰”,而是“什么信仰都没有”。
另外,技术至上主义霸权导致的人文精神匮乏,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阻力之一。技术至上主义认为人可以通过技术的不断改善去改造自然,从而解决人的生存和幸福问题。在中国古代,由于泛道德主义文化传统的存在,科学技术则一直被鄙夷为奇技淫巧而难登大雅之堂。而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文化大肆入侵的背景下,被迫走上“后发外生型”现代性构建的历史轨道。西方倡导的技术至上主义对中国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我们谈论“知识经济”,“创新人才”,“科教兴国”等等时,看重的往往只是人才的科技素质,教育的经济功能,而这一切与社会精神道德建设的关系,与人们精神价值的提升却常常被忽视,整个社会出现了普遍的意义迷失和精神危机。
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基本路径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很关键。怎样才能加强中国的道德建设?我们必须根据当今时代特征来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中国社会应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能决定这个国家的道德状态和道德取向。核心价值之所以为核心的,就应该是持久有效的。过去,我们往往过于频繁地根据政治需要改变我们道德动员的口号,从而影响到我们民族道德传统的连续性以及内在道德精神的奠基。口号的变化不应该影响核心价值理念的稳固,变化的应该只是实现理念的策略、方式以及理念本身的深度与广度。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可以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凝练成群众更能理解、更能接受的核心价值观,即民主、公平、和谐、进取。这既有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吸取,又有对优秀外来文化的借鉴,有利于我们国家道德状态和道德取向的向“善”。 我们可以永远追求这些核心价值理念,但要根据时代变化来调整它的内涵、实现途径和重点。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保证社会财富公正获取、公正分配的机制。由于目前我国政策没能设计出一套公正并且完善的规则,在一些领域出现了不公平问题。不公平,使每个人的机会不均等,使贫富差别加大。我们许多道德问题的深层根源还是贫困。“人穷志短”,多少年的短缺经济使人的心理发生了某种变化。这就要靠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公平以及国民收入的增加来解决。只有缩小贫富差距,人们才会有心思去考虑道德的事情。毕竟道德是一门高尚的学问,如果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何谈高尚的情操呢。
再次,我们应该加强青少年主体性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育要充分突出主体性,反对灌输,引导青少年关心和参与公共生活。就如社群主义者迈克尔·桑德尔所说的,“公民德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学校和公共领域中的建制得到培养和发展。公民德性不是从书本上可以得到的东西,而是需要通过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来得到。”学校教育应该把道德养成列为成长的最重要的指标,从小加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而不能仅仅盯着学业成绩。学业成绩也许标志着人的能力,但道德水准才决定一个人为了什么目的发挥自己的才智。(作者系湖南大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作者: